如果沒有我

2016-08-13 16:41:33

序:卡卡的文章寫得精致漂亮,今天再分享她的兩篇短文。

文/卡卡

如果沒有我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看過的一篇報道,講的是一位有名的攝影師為瞭拍攝而意外死亡的故事,當全國人民都是感嘆他的敬業,他的巨作的時候,他的老父親孤零零的在上海一個小弄堂裡悲慟大哭,他隻要他的兒子,不要功成名就,不要名流千古,隻要他,有血有肉,能說能笑的站在他的面前。

小的時候我不能理解這種感情,隻想好好學習,功成名就,父母會為我感到驕傲,即便是為此我付出瞭生命。所以每次看到電視裡有些偉大的人物死亡重於泰山的時候,我都會莫名的興奮,現在越長大才越發現,我這麼害怕死亡,我甚至會在坐大巴的時候也系上安全帶,即便同車的人都笑話我,但我害怕,萬一哪天我就回不瞭傢,我的父母會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我的離開,會以怎樣的心情繼續過沒有我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我一點也不重要,但是對有些人來說,我也是一切,沒有瞭我,生活終究失去瞭意義。

以前總是對那些遙不可及的悲傷感到心痛,卻會在另一個小笑話中重新找回歡樂,其實那些字裡行間描繪出來的深切痛苦都曾深深的發生在某一些人身上,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隻是作為一個看客,而不必親身經歷這些光是看起來就無法接受的痛苦。有次回傢我問媽媽,你這輩子還有沒有什麼沒實現的夢想,其實我是想,趁著媽媽還年輕,再帶著媽媽追一回夢,媽媽想瞭好半天,才說,傢人健康就夠瞭,再問,已無其他夢想。簡單而又執拗的夢想,觸手可及間便可實現,隻要我在平時多運動運動,少生病,多開心,父母便會撫平幾縷皺紋,少幾根白發。

也許我會這麼平淡的過一生,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當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東西,有尊嚴而健康的活著。

隻因我愛那片土地愛的深沉

高中最期待的就是上大學,因為上大學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背起書包去旅行,看秋水長天共一色,品香茗美食醉十分。美麗的祖國山河盡在我腳下,空間微博裡寫滿我的遊記,評論下盡是大傢的艷羨與驚嘆。

而等我真正上瞭大學,我真正出去旅行,隻有兩次。一次是和最好的朋友去瞭鳳凰,安排瞭三天的行程,前兩天非常緊湊,把大部分景區都玩瞭個遍,沒有休息,飯都幾乎顧不上吃,而最後一天,無所事事,兩人在沱江邊泡瞭一下午的腳,晃晃悠悠的拍打著水花,直到落日的陰影掠過小城,才拾起涼拖,走向大巴。再一次就是和姐姐去下川島,一天一夜的旅行,為瞭看日出早早吃飯睡覺,卻錯過瞭日落的美景,而第二天早上又睡過瞭頭,懊惱之餘還是有些欣喜,見識瞭小島風光,感受瞭海風吹面。

我每每看到美麗的圖片都會想,將來,等我攢夠瞭錢,一定一定背上行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隻帶兩件棉佈衣裳,幾本書,像盧梭一樣,找到那個美麗的地方,尋一戶村落人傢,每天不做其他,隻是看書,看風景,思考,吃飯,睡覺。

然而從未實現,一直到我畢業,畢業旅行去瞭桂林,玩瞭兩天,因著下雨,連漓江都未能遊,但雨中的桂林也十分美麗,穿著黃色的雨衣在飄零的雨絲裡品味朦朧的山丘。印象深刻的便是,清晨的桂林,仿佛卸妝的美女,殘妝中,疲憊的接來一批又一批的過客。

到瞭現在,我才驚覺,我所想的一切不就是我兒時過過的日子。我從小就在山城裡長大,四周都是綿延起伏的山,有瀑佈,有野味,有清新的風,有隨處都可鞠來一喝的水,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輻射,卻有飯後樹蔭下聊天的老人,有牌館前三缺一的堂客,有剛從小山坡裡玩的一身是泥巴的孩子,還有被拴在院子前趴在午後斜陽裡打盹的大黃狗。

我不禁恍然,原來我所夢想的浪漫盡是幼時過的膩得出油的日子,我所想的也許也不是旅行,隻是回到我生長的地方,再擁抱一次那片美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