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進·狂進·亂進·精進

2016-08-13 16:40:58

文/王路

徐老板常說:“計量隻是個工具。”他別的話我都聽,唯獨這句話,我當耳旁風。因為我計量學得不好。

大學時,我每次六級掛掉,都有人對我說:“英語隻是個工具,不用擔心。”誰這麼對我說,我沖他呵呵。有些話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資格說的問題。我室友GRE考瞭1400,他說“英語隻是個工具”,沒有問題。我六級掛瞭三次,我要說“英語隻是個工具”,還不如自抽一耳光。

T兄考駕照,科目二考瞭三次沒過,我跟他說:“你身體協調性不好,脾氣又急,不太適合開車。”他生氣:“你錯瞭!我身體協調性比你好得多!不要以為你駕照一次考過瞭就比我身體協調性好,身體協調性包括很多方面,我打籃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你打嗎?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發脾氣瞭,我不是在跟你吵,我是糾正你,因為你講的完全沒有道理!開車這麼簡單的事情,誰不適合?”我樂瞭。我一向認為,一個領域,你要玩得轉,豎著走、橫著走、斜著走,都沒有問題。你要玩不轉,那就先玩轉瞭再說。玩不轉,還給自己找理由和借口,就是自甘墮落。別人可以安慰你,但你不能拿別人安慰的話當真。一當真,你就懈怠瞭,一懈怠,就完瞭。

世上萬事,不做則已,要做就當勇猛精進。

佛傢有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解深密經》上講,佈施、持戒、忍辱是“戒”學所攝;禪定是“心”學所攝;智慧是“慧”學所攝;而“精進”則通為戒、定、慧三學所攝。佛對觀自在菩薩說:“我說精進遍於一切。”

康有為年輕時,大量求購書籍,每天拿一把錐子往書堆中刺,刺穿幾本就讀幾本,久而久之,他不僅讀遍瞭中國的經典古書,連西方譯過來的書也都讀遍瞭。力學、熱學、光學、電學、植物學、動物學、動物學、化學、微積分都包括在內。以至於他後來在萬木草堂開講授徒時,告訴學生儒學幾天就可以入門,隻需讀《公羊傳》和《春秋繁露》即可。至於諸子百傢的所有著作,全部讀完也隻需一個月。跟康有為比起來,楊鵬的《17天搞定GRE單詞》弱爆瞭。

像康有為這樣,可謂“精進”。不過,勇猛精進的要義不在“精進”,而在“勇猛”。

關於勇猛,我向堂弟聊過。

堂弟迷王陽明。我問他:“看過王陽明的什麼書?”

他說:“《傳習錄》。”

我問:“王學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什麼?”

他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我笑:“王陽明的話,數一百句也輪不到這句。”

他說:“那依你看是哪句?”

我說:“是這句,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

他說:“什麼?這句話跟王學有毛關系啊?”

我說:“不懂就翻書查查後半句。知道王陽明厲害在哪兒嗎?”

他說:“古往今來,有學問的人,往往事功不行;有事功的人,往往學問不行。而王陽明,既在學問上有絕大成就,又在事功上有絕大成就。”

我說:“原因並不在此。而在於王陽明到瞭晚年,把學問和事功上的所有成就,都一掃而空瞭。這才是王陽明的勇猛之處。學王陽明,要學他的勇猛。”

曾國藩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為人如此,為學也如此。——要麼飛升,要麼下墜,此間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退縮就是墮落,滿足就是怯懦。在精進的道路上,勇猛是唯一的護法。

“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吾人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自然篤實光輝。”

前文略說瞭精進的主旨,此文再詳說精進的要義。前文是精進的第一義,此文是精進的第二義。

上回提到王陽明講“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我想到《黑道風雲二十年》裡說,打群架時,最不怕對手拿砍刀,最怕對手拿匕首。砍刀雖然大,隻是唬人的,不傷及要害,全身砍上十幾二十刀,住院十天半月就沒事瞭,而拿匕首的人是真的想拼命的,一槍刺下去,就能要人命。

我小時候,自以為象棋水平不錯,和別人下棋,喜歡殺得對方“老將光肚”。所謂“老將光肚”,是吃得對方隻剩一個“帥”,然後再贏。一天,我們和鄰居在門口擺棋,我殺得他“老將光肚”。

一個老頭走過來,看瞭一眼棋盤說:“你害臊不害臊?”

我問鄰居:“你害臊不害臊?”

老頭對我說:“不是問他,是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