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進·狂進·亂進·精進

2016-08-13 16:40:58

人都是在耗費自己的生命,並試圖成就一些事情。有些人真的成就瞭,有些人一事無成。誰都無法逃開的是,他的生命都將被耗費掉。哪怕你再珍惜時間,你的時間也不會比別人過得慢。每個人的生命都在一秒一秒地流逝。

但是,在諸如躁進、狂進、亂進之外,還是有精進的人存在。他們也在耗費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耗費掉的每一秒生命,都像一把“著在咽喉上的刀”一樣。他們殺最少的子,來擒住對方的“帥”。他們追求“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得已,乃戰。他們是如此珍惜自己的一兵一卒,不肯浪費,以至於你覺得他們好像根本不好戰。

我和K有一年時間是室友。那時我大一,他大四。K挺懶,挺拖,看上去並不太珍惜時間,好像沒有事情會讓他著急。有次,他的某篇paper收到瞭二審意見,審稿人提瞭不少要修改之處,要求最遲下周一早上交稿,再晚就不能發瞭。接下來的幾天,我完全沒看到他有任何動靜,他每天的生活都和平時一樣,該吃吃,該玩玩,毫無變化。到瞭周日,我問他:“你paper改瞭沒?怎麼沒見你弄過。”他說:“等於改完瞭。”我驚訝:“什麼時候改的?我怎麼沒看見。”他說:“審稿人提的那些意見,我預計2個小時能解決,他們明天早上10點截止,我8點起床,有兩個小時在,就等於改完瞭。”我覺得他是在開玩笑,結果第二天他果然8起床開始修改,將近10點改完,然後發過去。不久,Paper順利發表。

他改paper的那天早上,我就坐在他旁邊看,從到網上搜集最新的數據、到修改模型,再到增加檢驗過程,其間很多繁難復雜的地方,竟然沒有出現一丁點的意外。我問他:“學校網這麼爛,你就不怕找數據時突然斷網瞭嗎?”他說:“那是不可控因素,不過即使斷網瞭,也能想出應對的辦法。”我至今不知道他說的應對辦法是什麼,但是看他的神情,似乎對於那些可能發生的意外他一點都不恐懼。他自信自己有解決意外的能力,但他好像又特別吝惜這種能力,以至於在意外並沒有發生時,他根本不會去動用它。

看起來一點也不精進的K,其實是很精進的人。受K影響,我也形成瞭兩個習慣。

第一,無論多忙,睡覺的時間不能動。天塌下來也要睡足覺。

第二,無論多忙,每天拿出來兩小時浪費。可以發呆,可以上網,可以散步,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幹正事。

7年過去,這兩個習慣讓我受益良多。回想自己花在“幹正事”上的那些時間:學地理、學經濟,包括上馬哲鄧論這種無聊的課程,考各種必需的證……這些對我完成今天手頭上的事情一無幫助,反倒是那些拿來浪費的時間裡做瞭的事情、冒出來的想法,讓我收獲許多寶貴的經驗,讓我成為瞭現在的自己。最為重要的是,讓我在極為緊張的時候,可以定下心,慢下來。

2011年4月中旬,在碩士論文提交的前一周,我的論文被老板斃瞭,除瞭題目不動,其他要全部重寫。那一周,我處於極度蛋疼和焦慮之中,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延期。不過,我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習慣,那幾天,晚上寫論文到頭疼的時候,我就合上電腦去珠江邊走一走,等頭腦慢慢清醒下來再回到宿舍繼續弄,最終有驚無險如期完成。其實,一天24小時,除掉吃飯睡覺之外,還有12小時,2個小時不算什麼。如果事情果真致命,也肯定不是每天節省2小時就能挽回敗局的。那件事情過去之後,我很慶幸自己大一時認識K,並見證瞭他那一個早上的淡定。

K大致這麼說過,越是十萬火急的時候,越需要放松下來。一個好的賽車手,功力不是體現在油門上,而是體現在剎車上。越是快的人,越能夠讓自己慢下來。就像你坐在飛機上看夕陽,感覺飛機像蟲子一樣緩緩蠕動,甚至都沒有動,但實際上,它比地上那些火車汽車不知快瞭多少倍。你覺得速度慢,那是因為你看的是天邊,而不是身旁。這樣,才能不疾而速,不戰而屈人之兵。

精進不是在錙銖上計較,不是在分兩上爭勝。精進的要義,是不疾而速。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註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

上面是一位朋友推薦的文章,下面是她的讀後感:

在讀此文的時候,思維飄忽跳蕩,閃現過一個個零碎的片段。

讀到描述康有為“勇猛精進”讀書的段落時,我聯想到瞭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偉大思想傢馬克思和讀書破萬卷、思想深似海的錢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