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40:58
我疑惑地看著老頭:“我贏瞭啊。”
老頭說:“還不如輸呢。”
我不服氣:“咱們下一盤?”
老頭說:“哈哈,好,下一盤。”
我車馬炮六個子一個沒死,老頭死瞭一個車,把我將死瞭。
我說:“這是我大意瞭,你丟瞭一個車,我一個子沒丟呢。再下一盤吧。”
第二盤,我車馬炮全在,老頭死瞭一個車一個馬,我又輸瞭。
我吞吞吐吐地說:“要不,我再跟你學習一盤?”
第三盤,我車馬炮還是全在,老頭死瞭兩個車,還是我輸。
我羞愧得無地自容:“你教教我吧。”
老頭說:“想長進,步數要少,吃子要少。”
幾年後,我讀《孫子兵法》,讀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時,一拍大腿:“精辟!”
我見過很多用功的人,他們都很像我上文中說到的“勇猛精進”的人,事實上都不是。“用功”和“勇猛精進”並非一碼事。我之前寫過《我始終不信努力奮鬥的意義》,現在又來鼓吹“勇猛精進”,好像自相矛盾。其實,這是第一義和第二義的差別,毫厘之差,天淵之別。
R是牛人。那年聖誕節,學院給每位同學發卡片寫願望,R寫的是“希望每天能睡夠6個小時”。期末考完最後一門,大傢聚餐,聚完餐R回到宿舍自習到凌晨3點。他不僅修我們經濟專業的課程,和我們相關的所有數學課程他都修,哪怕是隻有一點相關,他也要把那門課整個學下來。有天晚上,我在宿舍樓下碰到他,問他幹嘛,他說:“去聽《小波分析》,對經濟學很有用,你要不要一起去聽啊?”我說:“算瞭,要是有《大波分析》我倒願意聽聽。”做畢業論文那陣兒,他桌上堆瞭一堆C語言的書,我問他為什麼看那些書,他說寫論文遇到一個問題,計量軟件沒有那個功能,打算自己學編程。R有志於學術,一心想出國讀博,但直到今天都未能如願,仍然在一個銀行做小職員。他現在每天下班後仍然看書學習,不過不再是學術理論那些,而是CPA、CFA考試。R雖然牛,但不是精進的人,這是“躁進”。
躁進的人,不是真的要進取,他們是以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激情走著現實主義者的道路。他們有勁頭去負荷外界施加給自己的一切,但沒有勇氣去選擇自己最想要的那種生活,沒有魄力把不太相幹的東西統統丟掉,把一切羈絆決然斬斷。進取對於他們,不是理想,隻是夢想。
T是牛人。不僅因為我們頭疼的課程,他能輕松玩轉,還因為他各種遊戲也都比我們打得好。他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我們多,花在遊戲上的時間也比我們多,我們班十多個人同時申請三國殺賬號,隔瞭一陣,大傢聯機時發現別人都隻有10級左右,T已經30級瞭。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正在聯機玩三國殺,他說:“不好意思,seminar時間到瞭,我要去聽。”然後背書包走瞭。不止如此,他的應酬也比我們多得多。隻要有朋友叫喝酒,他必然會推掉手邊的事情去陪朋友。他仿佛一天有48個小時,我們不知道他的時間是哪裡來的。T雖然牛,但不是精進的人,這是“狂進”。
狂進的人,不是真的要進取,他們有著廣泛的興趣,卻不清楚最重要的是什麼。也許他們覺得,自己要在每一項上超過周圍的人。但正是這種想法限制瞭他們,因為周圍隻是個很小的圈子,勝過自己周圍的人並不足為傲,他們本可以走得更遠。進取對於他們,不是追求,隻是遊戲。
F是牛人。某年夏天,他對我說:“暑假沒事,背GRE單詞吧。”我說:“你要出國?”他說:“不一定出國,閑著沒事,時間總不能浪費吧,英語也不能落下。”然後,他每天花10個小時背單詞,堅持瞭兩個月。接下來我們找工作,他也找工作。他每天投10份簡歷,參加每一場面試,無論是牛單位還是水單位,他一個不落。在手裡已經有一堆好offer時,他還早上5點爬起來坐動車到深圳去參加一個小咨詢公司的群面。我問他何須如此,他說:“閑著沒事,打怪升級攢經驗。”他手裡offer太多,不知道該去哪傢,反而過期瞭好幾個,最終也沒有去到最好的那傢。畢業我幫他搬東西,看到他的紅寶書,隨手翻開問他一些單詞,他忘得一幹二凈。F天資極高,但我沒發現他在哪方面有過人之處。F雖然牛,但不是精進的人,這是“亂進”。
亂進的人,不是真的要進取,他們隻是閑不下來,一有空閑就會不知所措,於是一定要找件事情做。他們必須把自己的時間表安排滿,把自己變成一臺不停運轉的機器,給自己造成充實的感覺,認為這樣的生活才是完美的,光陰才沒有虛度。進取對於他們,不是目的,隻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