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56:49
閱讀您好,
我是蘭州大學2009級數學院學生:鵬子,我從大一開始看閱讀blog,如今已是大三,在blog裡貪婪地看瞭好多好多優秀的文章,想來大學三年,我從閱讀blog裡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很感謝你們!和很多大學生或者小學生一樣,我喜歡說出自己的學校,相比小學生說自己在哪個班,我更習慣說自己的學院和專業,以期從別人的眼中獲得一絲贊許的滿足感。
這篇作文一共2481字,是我開學以來淤積瞭的憂傷的升級產品,因為它不隻想說憂傷,更想說不舍,雖然曾經沒有向往,更像是被逼嫁人的小媳婦。
另外一封郵件裡是我寫的“智識失格”,也是有感於大一時我也曾騎個自行車回傢,當時卻沒有小楊那般情感。行文不好,我卻依然奢望能在閱讀blog上看到它,也算是我離開前送給母校的禮物。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點評:細心的讀者應該體會到閱讀讀書最近風格的細微變化,由原來一味的摘選路線變為現在以投稿為主的行文方式。也許文章沒能像原來那般深刻經典,卻真切自然而富有靈性。謝謝大傢對我的信任,更加感謝大傢願意把自己的心情、成長的故事、對世間的觀察與思考……寫成文章在這裡與大傢一起分享;在此也說聲抱歉,我沒能把所有的投稿文章都發佈出來,原諒我的怠慢,寬容我對文章節奏的苛求。但願我能把這一切平衡得更好一些吧!
我的大學,我的夢
這是我在大學裡倒數的第三個學期,傳說中那個何去何從已應決定的學期。開學後我並非不高興,但內心深處的憂傷如太陽照射雨後大地而蒸騰的霧氣一樣,漫過身心,美妙細膩,卻無法擺脫。
早上起床後,全身的皮膚向往著外面清爽的空氣,大踏步式地下樓,跑起、跳躍、深呼吸,新的一天來瞭!
去吃早餐的時候,路過遊泳館、教學樓,那聚集著一堆一堆的人群,哈,他們是在簽到呢!我現在大三瞭,那段詛咒簽到制度的日子已經結束瞭,卻不記得當時有多麼不情願與義憤填膺。有幾個哥們兒拍著籃球奔向球場,其中一個人說:“快點兒!不然沒地兒瞭。”呵呵,如今我和朋友們打球,會提前幾天約個大傢都沒事兒的時間,戲稱為活動筋骨,說得最多的就是“好久沒打球瞭啊”。我們,那些懵懂少年,被大三瞭!
我們開始談論關於找工作的話題
“華為待遇很好,就是幸苦些”
“幸苦倒是其次,剛畢業,不幸苦就怪瞭,主要是看自己想從事的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聽說***已經去實習瞭”
我們也開始交流關於婚姻、考研、工作地的話題
“現在都散瞭,你還準備談戀愛”
“考研or工作,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純屬廢話!)
“你倆離得遠瞭,一邊拼搏,一邊浪漫,得悠著點兒啊”
那些大一甚至大二我們還覺得遙遠世俗的話題在這個學期傾瀉而來,我們竟也能平靜的接受,每次隨之而來的慌亂、焦慮在朋友之間的談話中會消解許多。朋友,不再隻是那個和你一起吃飯、打遊戲、談女生、抄作業的人,有瞭另外一層意義。
晚上去圖書館,專業書看得累瞭,就去翻看雜志,看到一篇文章——“獨自告別”——是我們院一個07級的學姐寫的,我知道她,人很漂亮,歌唱得好,舞也跳得棒。據我所知她是院裡眾多男生的偶像。可在她那短短兩百來字的文章裡竟找不到任何類似驕傲、滿足、遺憾或者規勸的意思,隻有平靜的敘述和珍貴的回憶,讀完後我感到瞭一種新的氣息,那是一種充沛的精神力量,它告訴我:許多人,曾和你一樣,和你一樣來到這個大學,而你也將同他們一樣離開。
我在留戀著什麼,在這個大學裡,面對離去,我為何如此悲傷,是我不夠堅強嗎?也許是,也許不是。是與不是,卻都是我的。
我的大學,如果重新來過。
我還願意抱幾本厚厚的專著去圖書館,要是讀累瞭,就打些水,一邊喝一邊貪婪地瀏覽書架上一本本書的名字,“吉米多維奇數學分析”“射影幾何”“邏輯學導論”……,要是遇到感興趣的就抽出來,看下序、前言、後記,竟也收獲不少,要是還想看就借走唄!很少做筆記,現在想來,竟不記得看過什麼,除瞭那幾本大部頭外。喜歡靠窗的座位,透過那明亮巨大的窗戶,聽起風時呼呼的風聲,看雨天淅淅瀝瀝的雨。下雪時望著一身素裝的大松樹抖落枝頭的積雪,那雪花被路過的風吹得亂瞭行跡,迅速逃到地上不見瞭蹤影,此時我雖安然處在暖暖的室內,但匆忙落地的雪花卻讓我感覺如在冰涼的雪地裡呼吸。回憶穿梭於一幅幅巨畫間,那時偶爾躥入內心的孤獨與憂傷,竟如天空般遼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