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隨喜是什麼意思_隨喜功德是什麼?

隨喜是什麼意思_隨喜功德是什麼?

時間:2020-03-07 16:52:5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隨喜是什麼意思?

隨喜是一個佛教語,“隨”為順從之義;“喜”為欣悅。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隨喜其實是一種贊同別人而不嫉妒別人的一種禮儀習慣,即當別人什麼做得好的時候,你要贊揚他,從而向他學習,相互鼓勵同時使自己也得到提高。如別人出錢作公益,我多少幫一點忙;別人作瞭好事,我樂見其成;別人有成就,不起嫉妒心,隨口說些贊嘆的好話;別人失意,不幸災樂禍,隨口說些鼓勵的話。隨口說些好話,隨手做些好事,隨心幫助他人,都是隨喜。

隨喜是什麼意思?隨喜功德是什麼?

《四十二章經》雲: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經雲:“以見他為福,隨喜佐助故,手得羅網相。”故知,見人行善,若能盡己之力隨喜助之,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華嚴經》載:

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贊嘆;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般若經》在〈福德品〉談到:

隨喜,修學佛道,特別是大乘佛道,真正重要的是福、智二資糧,福、智資糧必須互相為增上緣。先要有福德,然後以智慧作為基礎,沒有廣大的福,大乘是走不上去的;當然福還要智慧來攝持的,兩者互相攝持,輾轉增上。而要積廣大的福,般若經上說明,隨喜可以積最大最大的福德,若能跟般若相應,隨喜的功德是無比的廣大。

隨喜功德是什麼?

“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瞭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贊嘆。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修行隨喜功德,與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功德,我們隨喜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禮拜、念佛、誦經一樣,都是瞭不起的修行功課。

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份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譬如有人敬順師長、慈化弟幼、待人和善、處事認真,乃至於讀誦經典、宣說正法、佈施供養、持戒嚴謹、精進用功等,便點頭贊許、合掌恭敬、歡喜贊嘆,進而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隨喜功德”。

隨喜有哪些功德?

萬法一體,人我同源,經雲: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隨喜行十善者,贊嘆十善法,共成四十種善。愚者隻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隨喜,何況贊嘆;智者自作又教人作,有自行、化他兩種功德,再來隨喜他人一毫之善,則內除嫉妒,又有他人功德在自己心內,更能贊嘆善法,則成弘法大師矣。

隨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華經》“隨喜功德品”說:如來滅後,若有人因聽經而發菩提心,隨緣、隨處、隨力為人演說;聽聞者,又輾轉為人演說,此人所得功德,大過於以一切資具佈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眾生,又使他們修道證果的功德。

一、如香遍滿堂室:

一個人靠化妝、灑香水得來的香氣,僅是短暫的、局限的。我們經常養成隨喜他人,所散發出來芬芳氣質,就會充塞著所處的空間,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亦如你贊美別人地贊美你、歡喜你。

二、如炬普照十方:

願意贊美別人、隨喜別人,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肯隨喜他人者,不障礙不為難他人的成就,不諷刺不打擊他人的努力,這樣的人格是世間的榜樣,就如同太陽的光亮普照世間。

三、如種一能收百:

隨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隨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頭來贊美你、隨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們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聲對你喊“你好”。因此,願意隨喜他人功德者,所獲得的善性循環,就如同種一而收百。

四、如月映現千江:

天上的月亮雖隻一個,但在地上隻要有水之處,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僅是小小的盆、碗、杯盞,月亮都會映現在其中。我們肯隨喜他人,清凈品格的映現也如同這清涼月,隨處映現,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隨喜是什麼意思?隨喜功德是什麼?

為什麼隨喜功德有這麼大?

一個人聞法而發歡喜心,是一個人的功德,由於他的發心,隨緣、隨處、隨喜地為人演說;這些聽聞者,又繼續輾轉不斷地對與他們有緣的人演說,令聞者皆發菩提心,信樂佛道。因為眾生無盡,隨喜發心的願行亦無窮盡,所以這分隨喜的功德就如一燈傳千燈,燈燈相傳,光光相照,永遠不會斷絕。

隨喜是清凈的修行法門,沒有涉及八世俗法之虞,因為積集隨喜功德,不需要做任何特別的外在活動,純粹牽涉到內心活動而已;沒有人看得見我們在隨喜,因為那僅僅是意樂;隨喜是不為人知的修行,所以容易成為清凈的修行。日用之間,舉凡身、口、意三業,皆可修隨喜功德,如見聞他人行一切善法,則以身效法,或佈施掌聲鼓勵;口說愛語予以贊嘆;心生歡喜,無有嫉妒。時時以身、口、意三業廣修隨喜功德,不僅去除慳貪、吝嗇、嫉妒之心,獲得勝善功德,更能使心量廣大,無我相、無人相,進而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例如見他人出傢,心生歡喜,就有出傢功德,見他人放生,心生隨喜,就有放生功德,見他人說法,自己未有因緣說法,但心生歡喜,就有說法功德,見他人坐禪,不必自坐,心但生歡喜,就有坐禪功德。如是自作有限,隨喜無窮,自己出傢隻有一次,隨喜他人出傢功德,則有百千萬次,所以功德自造也好,他人作也好,皆可流入我心,我心有他人功德,無嫉妒念,何等喜樂,何等坦蕩蕩。兒子中狀元,父母生大歡喜,父子同體也,學生中狀元,老師生歡喜,從我教出也,何異自中。因此,欲建立別人功德在自己心田內,應生隨喜,否則不喜,或生嫉妒,有嫉賢妒能之念,自己永絕賢能之路,悲夫;無始劫來嫉妒之賊,潛伏八識田中,或時起作,自害害人,今日誦普賢大願王,一掃清光。

隨喜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你看嬰兒幾個月大,或是一歲大的,給他吃糖的時候,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妒就自然表現出來。嫉妒心對於修學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願,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知道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隨喜,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他、幫助他,這就是儒傢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心贊嘆,那也是隨喜功德。隨喜的時候,不僅是不嫉妒,還要發心成就,並且盡心盡力幫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要知道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