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11:00:43
冬天為什麼肚子容易餓?夏天,人的胃口往往比較小,可是在冬天,飯吃得不少,還常常肚子餓。這是怎麼回事呢?
你註意過傢裡煤爐煮水的情況嗎?是夏天水容易開呢,還是冬天?一定是夏天。同樣1爐子煤,夏天如果能煮沸3壺水,冬天能不能煮沸士壺水還成問題呢。為什麼?因為夏天氣溫高,爐子裡的火和壺裡的水容易保持、積蓄熱量,所以沸得快;而冬天氣溫低,爐火和壺裡水的熱有很大一部分被冷空氣帶走瞭,水裡的熱量不易保持、積蓄,所以老是煮不開。
人吃東西,也和爐子加煤一樣。煤爐要是滿的,煤就加不上去;肚子要是飽的,飯也就吃不進去,原來我們吃飯,主要是供給我們身體熱量。夏天氣溫高,·胃的活動相應減慢,盡量不要使體內熱積得太多,這樣我們的胃口就小瞭。
可是到瞭冬天,情形就兩樣瞭。氣溫低,寒冷時時刻刻從我們身上帶走大量的熱,一舉一動都消耗著熱能,身體內部就必須充分的供應熱量。人的熱能從哪裡取得呢?從食物裡。這樣我們就隻能吃較多的東西,才能維持平衡。外界的寒冷也刺激並加強瞭內臟的活動,所以我們雖吃得較多,還是常常感到肚子餓。
大量進食,不可不知的真相
冬天,很多人對進食量的增加可能並不會太在意。因為冬季陰盛陽衰,人體受到寒冷氣候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欲都會有所增加,保證人體必須營養物質的充足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中,確實會有部分人會餓得快,這可能跟個人的體質等因素有關,如果是長期如此而非突然改變的話,那就無關緊要。相反,如果近期顯著出現這種變化,比如,突然的頻繁進食,並感覺胃口好得驚人,進食頻率和進食量大大超過以前,那就不得不註意瞭,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而不是簡單的季節交替的原因。
據內分泌科專傢表示,糖尿病、甲亢、胰島細胞瘤等這些常見的疾病的臨床表現都是進食量突然增加,這類病人表現為明明吃飽瞭,但是沒過多久,又會感覺到肚子餓瞭,又想吃東西。不少臨床醫生都表示,在接觸到的甲亢患者中,不少人都有吃飽後的1~2個小時內有需要進食的情況。
後知後覺的“大量進食”
很多疾病所引起的多食現象,其實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註意到。比如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表現,即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指的是消瘦。甲亢患者有持續消瘦、手抖等比較特異性癥狀;胰島細胞瘤患者身體分泌的胰島素過多,需要不停地吃,一不吃就出現低血糖,會造成昏迷。臨床上常用‘睡美人’來形容這類患者,實際上,這些病人並非睡過去,而是進餐過少低血糖暈過去瞭,吃點東西就醒過來瞭。
通常情況下,雖然糖尿病發展到中期才會出現食欲大增的情況,但在臨床前期表現上,不少糖尿病患者已經是長時間出現很明顯食欲增加癥狀,但意識不到這是疾病,直到傢人發覺異常,到醫院檢測,才發現空腹血糖已經很高瞭。(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