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水夠燙才能洗幹凈?啊,還是悠著點~

2017-01-11 11:00:37

  洗澡水要夠燙才能洗幹凈?

  這得是多少年沒洗過澡啦……水溫調高點、調高點、再調高點?嗯,燙傷。早有研究告訴我們:44 ℃ 熱水持續接觸 6 小時左右,會導致燙傷;如果水溫升高 5 ℃(即 49 ℃),則大概需要 10 分鐘;而 60 ℃ 以上的熱水,隻需要接觸十幾秒就可能發生深度燙傷瞭。怎麼著,洗個澡,還和自己玩兒命瞭?

  可是,我聽說三四十度也正是細菌們喜歡的溫度啊!

  洗澡不是為瞭殺菌,隻是為瞭除垢,這些污垢包括皮膚脫落的細胞、汗液及灰塵等。說真的,很多細菌是無辜的,不用殺。所以呢,最好的洗澡溫度大概就是自己感覺不冷不燙、倍兒舒服的那種。

  洗多久比較好?洗著洗著就胸悶瞭……

  總是有那麼些人,一進瞭浴室,就好像永遠也不打算出來瞭,一直要洗到胸悶口渴、天荒地老。

  很多人洗澡時感到胸悶,這基本是因為室內密閉、不透氣,導致身體缺氧、供血不足。解決辦法呢也很簡單,平時洗澡時間不要太長,平時註意多運動、提高心肺功能。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一般洗個 10~15 分鐘就可以瞭,洗太久瞭,自己身體還會不舒服,圖啥呢?不過這也沒什麼絕對的對錯之分,洗澡,也許就是思考人生的最好時刻。

  洗澡雖享受,也要講究量!

  1. 重點是清洗某些部位

  每天洗澡的人,為瞭保護我們的皮膚的油脂,將清洗重點放在臀部、腹股溝及腋下這些會產生強烈異味的部位即可,身體其他部位不需要太徹底清潔。

  2. 註意控制洗澡力度

  不要用力猛搓!這種“自殘”行為對皮膚的傷害很大,特別是冬天,使勁搓會損傷皮脂腺,降低皮膚抵抗力,還會引起皮膚瘙癢。凡事適度就好。

  3. 清洗產品隔天用

  如果皮膚不是很油的話,選擇中性的浴液和香皂或者嬰兒沐浴露為好,但不必天天用,隔兩三天用一次即可。而且,在身體上停留時間不宜過長,一定要沖洗幹凈,否則會傷害皮膚。

  4. 洗完就塗潤膚露

  冬天會比較容易幹燥,洗完澡後,要記得給全身塗抹潤膚露,這樣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幹燥瘙癢。夏天則看皮膚幹燥具體情況而定。

  總之,如果天天洗澡都用熱水洗+搓+香皂/強力清潔型沐浴露的話,皮膚會越洗越幹。

  總有那麼些時候不能洗澡?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問題。

  1. 坐月子時不能洗澡?

  能。哎呀!坐月子怎能沾水呢?會落下病根的!其實,產後反而應該更註意個人衛生。

  月子裡,產婦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多汗。這可不是什麼「盜汗」「虛汗」,而是產後正常的生理現象,在醫學上叫「產後褥汗」。要是不洗幹凈,渾身汗津津的,多難受啊!此外,新媽媽們在洗澡時,也要尤其註意清洗會陰部位(因為會排惡露)和乳房(預防乳腺炎)。

  2. 打完疫苗不能洗澡?

  能。隻要水是幹凈的,溫度是合適的,想洗就洗。

  洗澡用的水不僅在自來水廠殺菌消毒過,到瞭傢裡還得再燒開,一般都很幹凈。打完疫苗的傷口就針眼那麼大,很快就會愈合。所以,洗澡並不會給感染創造多少有利條件,不用太緊張。

  可我之前打完疫苗去洗澡,確實覺得不舒服呢!這可能是一場誤會。打完疫苗後輕微發熱、頭痛、肌肉酸痛都屬於疫苗引起的正常反應,通常過一兩天就沒事瞭,這可怪不得洗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