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疼痛的原因 日常不註意這些小習慣小心加劇如芒刺背

2016-08-06 21:14:36

背部經常疼痛是什麼原因呢?背部的神經關系到我們下肢與大腦之間的支配聯系,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般引起左後背疼的原因有幾種,過度勞累、坐姿不對、常用左肩部背包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都會引起左後背疼痛。想要改善這一現狀也不是沒有方法的,下面就為大傢介紹關於背部疼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背部酸痛一般是由於以下原因引起的

1.膽絞痛、胰腺疾病、胃及十二指腸腫瘤等也可引起肩背部疼痛。

2.心血管疾病伴胸痛者以心絞痛、心肌梗塞常見。

3.骨腫瘤或腎、膀胱、子宮、肺等罹患腫瘤轉移至肩胛骨、椎體骨、肋骨。

4.頸部扭傷和落枕往往由於頸部活動不當,或睡眠體位不良導致局部肌肉被扭傷。

病史較短,壓痛點固定且位於肌肉損傷部,以肩胛內上方多見,且伴肌肉痙攣。

可觸及壓痛明顯的條索狀痙攣肌束,頸部活動受限明顯。

5.頸椎病分型較多,癥狀也復雜,其引起的頸肩背部疼痛。

除瞭頸肩背部酸脹、墜疼、頸部僵直等不適感外,還有肢體麻木、無力,甚至頭暈、頭痛等。

病史相對較長,頭、頸、肩、背、臂疼痛反復發作,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

6.不少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肩背疼痛,一般在後背、側背或肩胛部,較常見的有胸膜粘連、肺癌與結核。

7.肌纖維組織炎則有風寒、潮濕、勞累、扭傷等明顯誘因。局部肌肉僵硬,以酸痛為主。

范圍較大,多無固定壓痛;按摩、熱敷有效。

8.肩關節周圍炎疼痛在肩關節周圍,疼痛范圍較廣,多數患者起病緩慢。

表現為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X線片多無明顯異常。

內臟疾病引起的牽涉性痛

婦科盆腔疾病,前列腺疾病等可引起下腰痛,腎臟疾病如結石J瘤、腎下垂、腎盂腎炎及腹膜後疾病如膿腫,血腫等可引起腰背湧,肝股和心臟病可引起背部疼痛。

精神因素

隨著社會進展及節奏的加快,此類疾病逐漸增多,如慢性疲勞綜合征,精神過敏的脊柱炎,神經衰弱,瘟病,抑鬱癥。

痛的原因有很多,背痛,雖不如頸痛、腰痛那樣多發,但也是一種常見的病痛。

約30%~40%的人在某一時期患有背痛,有80%一90%的人在某個時候經歷過背痛。

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的人都可患病,但背痛在中年人中最為常見。背痛是一種癥狀,可以見於多種疾病。

有的疾病比較嚴重,需要認真對待,如胸椎的外傷骨折、結核等;有的背痛癥狀較輕,往往是由於背部受涼、姿勢不良引起,不必過於焦慮。

除瞭由嚴重疾病引發的背痛外,一般由受涼、勞累、姿勢不良和脊椎退行病變引起的背部疼痛。

使用一些簡單療法進行自我治療,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

中醫的針灸、推拿、拔罐都有很好的療效。

預防背痛的方法

一天中隨時檢查身體的姿勢是否正確,尤其是在工作時,這樣就會養成姿勢正確的習慣。

避免長時間采取任何會引起腰背部肌肉緊張的姿勢,如整天趴在工作臺前工作,或在臉盆裡洗頭。

一個持續的錯誤姿勢讓肌肉緊張、韌帶伸展,引起疼痛,還可能使肌纖維痙攣,一些肌纖維形成很硬、很痛的結節。

避免站著不動,無論時間長短

如果做不到,做些伸展動作或將一條腿靠在凳子或欄桿上,減少對腰部的牽拉。

在進行任何鍛煉或幹重的傢務活前先做熱身動作。

進行使背部和腹部肌肉強壯並具柔韌性的練習,因為如果肌肉不能支撐脊柱,脊柱會變得不穩定,並且容易受傷。

確保體重與身高、體格、年齡相符,保持適當的體重。

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認識到腰背部疼痛對人的嚴重危害,更應及早采取措施進行治療,還應運用適當的方法加強保健,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病因

病因分類:

(一)急、慢性損傷

1、急性損傷:如脊柱骨折,韌帶、肌肉、關節囊的撕裂,急性椎間盤突出等。

2、慢性損傷:如韌帶炎,肌肉勞損,脊柱骨關節的增生和退變,脊柱滑脫等。

(二)炎性病變

炎性病變分為細菌性炎癥和非細菌性炎癥兩種。

1、細菌性炎癥:可分為化膿性和特異性感染如脊柱結核。化膿性感染多見於椎間隙感染,硬膜外膿腫,椎體骨髓炎。

2、非細菌性炎癥:風濕性肌纖維織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能儲關節致密性骨炎。

(三)脊柱的退行性改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