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齊之戰是秦國統一大業中的最後一個國傢。約發生於公元前221年,那麼,你知道秦是怎麼殲滅齊的嗎?揭秘公元前221年秦滅齊之戰的始末。
秦王政上位後,制訂瞭統一六國的戰略,秦先後翦除韓、趙、魏等國。齊國遠離秦國,在秦軍大肆兼並時,獨居齊地一隅,對秦不作防備。且齊國自濟西之戰(前283年)受到燕軍重創以來,實力一直未能恢復。秦國對齊國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采取一切非軍事手段,爭取齊國中立,以削弱六國抗秦的力量。
齊國君主為瞭自身的眼前利益,對秦亦采取結好政策,不敢支援其他五國抗秦,坐視各國滅亡。由於齊王建“事秦謹”,所以“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史記·田敬仲完世傢》)。齊丞相後勝為秦國重金收買,隻幻想與秦聯盟,既不與各國合縱抗秦,也不在本國加強戰備。齊王完全聽信瞭後勝的主張。
直到秦國攻滅瞭五國以後,齊王才感覺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準備抵禦秦軍進攻。二十六年,秦王以齊國拒絕秦國使者訪齊為由,避開瞭齊國西部主力。
公元前221年,命王賁率領秦軍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進攻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軍士氣本不旺盛,所以盡管秦滅六國時,齊還擁有70餘座城邑,但對秦軍突然從北攻來,更是措手不及,仍不堪一擊。迅速土崩瓦解。秦軍一舉攻占臨淄,俘齊王建,齊亡。
齊滅亡後,秦在齊舊地建立瞭齊郡(山東淄博市東北)和瑯邪郡(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
此戰之後,秦國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