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戰爭

2016-08-16 23:33:40


最初,四路大軍進軍順利,收復瞭不少失地。但隨著西北路軍米信部新城會戰失利及東路軍曹彬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遼名將耶律休哥擊敗,宋太宗急令宋軍四路大軍撤退,並命潘美、楊業統率的西路軍護送百姓內遷。楊業一部孤軍奮戰,最後負傷被俘,絕食三日,壯烈犧牲。
此戰的失利,使宋對遼的戰略關系由進攻轉為防禦。
雍熙北伐是中原文明轉入全面消極戰略防禦的開端。奪回幽雲十六州,取得對中原傢天下的地理拱衛權,始終是大宋太祖畢生未曾圓滿的夙願;更是深知其中巨大艱險的宋太宗所以寧可與民休息、八載隱忍不發的原因。為此,太宗厲兵秣馬,殫精竭慮,紙上周密謀劃,自信萬無一失之時,以老成持重的名將曹彬為帥,舉全國精銳,以雷霆之勢,步步為營,直指幽州。然事與願違,被太宗弱智的軍事理念多方掣肘的曹彬,面對靈活機動、指揮自如的遼國鐵騎,力戰崩盤,折瞭老英雄的一世英名。“岐溝之蹶,終宋不振”。從此,宋對遼失去瞭戰略進攻能力,被迫轉取戰略防禦。

第九、鄱陽湖之戰
鄱陽湖之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此戰,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創造瞭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瞭基礎。
鄱陽湖之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在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是明王朝建立的關鍵性事件。之後,明軍能夠馬上著手吞並江西,並最後拿下湖南和湖北。明的人口因此擴大瞭兩倍,長江地區在1360年的那種持久不決的勢均力敵的局面就被排除瞭。此戰的勝利,奠定瞭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礎,並為以後的北伐和攻滅元朝,統一全國創造瞭極為有利的條件。

第十、一片石之戰
一片石之戰也稱為山海關大戰。
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四月,清攝政王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大順軍的重要戰役。此戰的勝利,開啟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與大順、大西等政權,建立在全國的統治。
山海關大戰決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業的開山之戰。這幾乎是一場事先誰都未曾料到的戰役,也是一場幾乎未戰而勝負已定的戰役。被超級的爆發成長經歷沖昏瞭頭的李自成,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瞭錯誤的事情——將手握關寧鐵騎的吳三桂逼上瞭絕境。大清攫取瞭朱元璋子孫們的江山,一坐就是三百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