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戰是中國夏朝之戰爭,約發生於前21世紀,戰鬥雙方為夏王啟與西方諸侯有扈氏(今陜西戶縣一帶)。但是,你知道甘之戰是怎麼發生的嗎?揭秘前21世紀甘之戰是怎麼發生的 ?
啟王擊殺伯益奪得領袖後,在今河南禹縣舉行盟會也就是召開領袖大會,通報聯合體內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爭取支持者,以確立自己的統治,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夏啟有鈞臺之享。但是,姒啟破壞傳統習俗的篡奪行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厚,同樣覬覦聯盟最高權位的部落首領,以有扈氏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從姒啟作新的領袖,起兵反抗,從而發生瞭姒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
有扈氏是當時一個強大的部落或酋邦。傳說姒禹時就曾發生過“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戰爭。戰前,姒禹在誓師之辭中說:“日中,今予與有扈氏爭一日之命,且爾卿大夫庶人,予非爾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罰也。”宣告要和有扈氏決一死戰,標榜自己不是為瞭貪圖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財貨,而是代天行罰。還傳說:“昔禹與有扈氏戰,三陣而不服,禹於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請服。”這些傳說都反映姒禹與有扈氏之戰,是一場權力之爭。有扈氏以其強大,意欲僭取聯合體王權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罰”,而且將戰爭的手段與加強政教的手段結合,最終才戰勝有扈氏。姒啟伐有扈,在一定意義上可謂是禹伐有扈的繼續。
戰前啟作《甘誓》聲稱有扈氏犯瞭“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大逆不道的罪行,又曰;“用命,賞於祖,弗有命,戮於社”。戰鬥結果為有扈氏在甘(,陜西戶縣,另一說為洛陽附近)被擊敗,夏軍直打到扈地,有扈氏慘敗,死傷無數,幸存的有扈氏淪為“牧豎”。
不過,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是兩強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啟的一篇戰鬥動員令《尚書·甘誓》,全文為:“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禦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此役讓啟的天子之位更加確立。當時亦為夏朝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