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人物生平以及歷史影響力概述

2016-08-18 23:15:14

  金兵的鐵蹄踏碎瞭李趙二人的幸福生活,李清照踏上瞭艱難的流亡之路。流亡過程中,夫妻二人搜集的圖書文物幾乎損失殆盡。更讓李清照痛不欲生的是,她的丈夫趙明誠於赴任途中染病暴卒。李清照於悲憤之中寫下瞭她千古流芳的詞作《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瞭得!

  喪夫之痛仍在心頭,李清照又面臨瞭另一個打擊。南渡之後,有一些趙明誠的政敵造謠說,趙明誠曾將一隻價值連城的玉壺獻給金人,這就是著名的“玉壺頒金” 案。好在朝廷忙於逃命,無暇顧及這個疑案。紹興議和之後,經過翰林學士綦崇禮的斡旋,使這冤案得以昭雪。此後,李清照取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 傲,審容膝之易安”的詩意,自號“易安居士”李清照沒有想到,她的這一雅號竟成為一種文學風格的代稱,流傳至今。

  紹興四年(1134年),金兵再次南侵,李清照不得不暫時避亂於金華。赴金華途中,當船快要通過嚴陵灘的時候,她口占絕句一首,緬懷東漢高士嚴光的高風亮節,鞭撻為名利而互相傾軋的貪官污吏。李清照的詩傳世不多,我們從這首詩就可看出,她寫詩的功力也不俗:

  巨艦隻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在金華期間,有一次李清照遊覽當地的名勝雙溪後,寫下瞭膾炙人口的《武陵春》。這首詞,是李清照詞風的典型代表: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也不是僅僅能寫溫婉悱惻、以秀美為主調的詞作,她同樣有豪邁雄壯的作品。一般都將她詠項羽的《烏江》作為其豪放風格作品的代表,其實她的《漁傢傲》更有雄奇之風: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

  風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的詞在她生前身後為她贏得瞭崇高的聲譽。文學評論傢李調元在《雨村詞話》中說:“易安在諸媛中,自卓然一傢,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 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之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另一位評論傢陳廷掉說:“李易安詞,風神氣格,冠絕一時,直欲與白石仙相鼓 吹。婦人能詞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前絕後者。”後代有人把她和李白、李煜合稱為“詞傢三李”,認為除瞭李白和李煜之外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對李清 照的詞,歷代都有大批的癡迷者。此前曾經讀到一則報道,說某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和文化沖擊,精神幾近崩潰,但還是挺過來瞭。有人問他秘訣 是什麼,他回答說:“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李清照詞。”一首詞,寥寥數語,竟能給人如此大的心靈慰藉!這就是清照詞的魅力,我們應當慶幸有欣賞這魅力的能 力,更要慶幸祖國文化孕育瞭制造這魅力的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