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宋詞新局面:蘇東坡詩詞絕倫

2016-08-18 23:15:33

  宋代的詩、詞和散文,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詞,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唐朝五代時期,詞的創作已經很成熟,到瞭宋代詞的創作達到高峰。詩,以唐詩成就最大;詞,以宋詞成就最大,所以,史有“唐詩宋詞”之美稱。開創宋詞新局面的是宋代文學傢蘇軾。

  蘇軾(1036-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眉山是個文化很發達的地區,南宋大詩人陸遊稱眉山為“千載詩書城”。蘇軾出生在書香門第,祖父蘇序是一位詩人,父親是有名的文章大傢蘇洵。

  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蘇洵率領21歲的大兒子蘇軾和19歲的小兒子蘇轍上京參加進士考試。

  主考官歐陽修,特別註意從考生中物色有才華的人。第一場考試結束以後,他在閱卷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高興得拍案叫絕。那時也和現在一樣,考卷都是密封 著的,上面沒有考生的名字。歐陽修心裡想,能寫出這樣好的文章,一定是文壇上的能手。他反復看文章,覺得從文章的風格看,很可能是他的學生曾鞏所做。他本 來應該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一,但因為他怕人們說偏袒自己的學生,於是從嚴要求,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二。發榜那天,歐陽修才知道寫精彩文章的不是學生曾鞏,而是 蘇軾。

  蘇軾考取以後,按當時的規矩,要去拜見主考官歐陽修。歐陽修跟他談瞭一陣子,覺得他氣度不凡,才華出眾,從心眼裡喜歡,後悔自己有顧慮未把他的文章評為第一。蘇軾走瞭以後,歐陽修同他的老朋友說:“像蘇軾這樣出眾的人才的確難得,我真應該讓他高出一頭。”

  歐陽修這番話一傳出去,一些讀書人聽瞭都不服氣。京城裡人才濟濟,難道比不上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後來,人們讀瞭蘇軾才氣橫溢的詩歌文章,才不得不服氣。

  這次考試,弟弟蘇轍也考取瞭進士。兄弟二人雙雙得中,他們的父親蘇洵的高興勁就不用說瞭。他知道歐陽修是最重視文才,就把自己幾年來寫的20多篇文章托 人送給歐陽修,請他指教。歐陽修一看蘇洵的文章老練、別具風格,就向宰相韓琦推薦,宰相看瞭以後非常贊賞。後來,沒經過考試,破格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這 樣,蘇洵父子在京城出瞭名。後來人們把他們合起來稱為“三蘇”。

  宋神宗執政時,有許多大官在攻擊王安石搞變法,說王安石改革改得太快 瞭,蘇東坡也是這麼認為。他從“慶歷新政”中吸取瞭經驗教訓,認為改革不能急於求成。於是,他有一次在神宗召見他的時候說:“皇上,任命文武官員,不怕他 們不聰明、不勤奮、不果斷,而是怕他們處理公事太急躁,聽取太多的勸告,用人容易激動。希望您能使他們鎮靜下來,自然輕松處理政事。”他話裡提到的“他 們”,指的是以王安石為代表的變法派。

  神宗看到蘇東坡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心裡很高興,就對他說:“我要好好想一想。”

  就在這一年7月,蘇東坡離開京城去杭州做通判,幫助杭州的長官處理職務。

  杭州的西湖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名勝,可是在蘇東坡那時卻不是這樣。西湖水經常在暴雨過後湧出來,淹沒附近的農田。蘇東坡到任之後,召集當地老百姓,在西湖上修瞭一條堤,控制瞭西湖水的泛濫。為瞭紀念他,人們把這條堤稱為“蘇堤”。

  有一次,蘇東坡到山上遊玩,來到瞭一座道觀。觀裡有一個道士,看見蘇東坡穿得很樸素,態度就很冷淡。他指著一張椅子,冷冷地說:“坐!”又對小童說: “茶!”在隨便交談瞭幾句話以後,道人發現這個人不像普通人,為瞭表示尊敬,他親自擺下一張椅子,說:“請坐!”接著又叫道“敬茶”。蘇東坡一點也不生 氣,繼續和道士說話。道士又問蘇東坡的名字,蘇東坡說:“我是杭州通判蘇軾。”道士聽後大吃一驚,連忙站起身來,請蘇東坡到他的客廳去,十分恭敬地說: “請上座!”又吩咐小童:“敬香茶!”蘇東坡看到這個道士很勢利,心裡想要罵他一下。臨走前,道士讓蘇東坡寫字留念,蘇東坡想也不想寫瞭一副對聯:

  坐請坐請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看瞭這副對聯,道士的臉“騰”的一下紅瞭。

  後來,有一次蘇東坡在給皇帝的答謝表裡說瞭一些反對新法的話,遭到變法派和一些仇人的彈劾,神宗下令把蘇東坡抓到京城關起來。仁宗活著的時候曾說過:我 今天得到瞭蘇軾、蘇轍兩個文人,可惜我已經用不上他們瞭,那麼我把他們留給我後代,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因此,神宗決定免去蘇東坡的死罪。把他貶到黃州(今 湖北黃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