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19:04:14
學而時習之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意思是說: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出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是誰?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為春秋末期魯國陬邑的思想傢和教育傢、政治傢,開創儒傢之風,仁學派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如果你精力有餘或好奇心強,那麼就可以在學低年級的課程時,勻出一部分精力兼學高年級的課,超前滿足你的求知欲,而對高一年級的學生說來,老師在教低年級的課時,實際對他起瞭個"學而時習之"的作用,以前學過的東西自然而然就加固瞭記憶和印象,就不容易輕易淡忘,基礎就格外的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