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夏朝的第二任君王,禹死後,啟通過武力征伐伯益,將其擊敗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會結束,開始瞭奴隸社會,啟是傳統上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那麼,你知道啟名字的由來嗎?揭秘夏朝皇帝夏啟名字的由來。
關於夏啟名字的由來
相傳,堯舜時期,中原地帶洪水泛濫,無邊無際,淹沒瞭莊稼,淹沒瞭山陵,淹沒瞭人民的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隻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瞭無邊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於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領都推舉鯀。鯀治水治瞭九年,大水還是沒有消退,鯀死後,舜封禹為司空,讓他繼承被殺的父親鯀的事業,繼續治水。禹東奔西走,三十歲時,在塗山遇見瞭塗山氏之女女嬌。春暖花開,綠染桑林,純潔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見鐘情。
那個時候,中國氏族部落最大的問題就是治水。禹想到瞭女嬌的本傢,東夷強大的塗山氏。如果能聯姻塗山氏,則整個東夷都會為己所用,朝內的重臣、類似大理卿(獄官之長)的皋陶也會支持自己。況且與女嬌兩情相悅,豈不是天作之合?不過因為塗山氏尚處於母系制後期,禹隻能做上門女婿,“夫從婦居”。
大禹與女嬌舉行瞭婚禮,自辛日結婚,到甲日(前後隻有4天)就外出治水去瞭。
對禹來說,治水的業績決定著前途;但是對女嬌來說,愛情是惟一的。所以女嬌追隨大禹,也在附近的安邑安瞭傢,照顧大禹的飲食起居。那幾日工程正處於關鍵時刻,為瞭早日結束原始居民的哭聲,贏得打通軒轅山戰役的勝利,把奔流肆虐的洪水引向大海,大禹不得不旰衣宵食,吃住都在工地。大禹便與女嬌約定,為瞭搶時間,在工地上設張鼓,女嬌聽見鼓聲就來送飯,否則勿來。
可是意外的事情發生瞭。有一天,大禹不慎碰落一塊山石,石落擊鼓。女嬌聽到瞭,就連忙帶著食物來到瞭工地。卻看見自己的丈夫化作一頭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釬,一爪執斧,在河中浪頭跳躍,專註地開鑿軒轅山。原來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頭面目猙獰的大熊,女嬌大驚失色,扔下手中的食物,慌亂又驚恐地奔逃而去。大禹見狀,也趕緊追瞭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釋清楚。急切中,他居然又忘瞭要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他邊追邊喊,可是他越喊,女嬌越不敢停留。就這樣,一追一逃間,女嬌跑到瞭嵩山之下,終於力竭而止化成瞭一塊大石。
因為自己的疏忽,女嬌變成瞭石頭,夏禹心急如焚。大禹的部屬聞訊趕來,也都十分唏噓。細心的伯益發現,女嬌的石像中傳來空洞的聲音,原來女嬌已經懷孕瞭。大禹見母子俱化為石,更是悲痛不已,他對石頭喊道:“還我兒子。”石像的肚腹應聲開啟,一個男嬰就此降臨人世。由於是啟石而生,天賦異秉,他的名字便叫“啟”,他就是未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這就是啟名字的由來。
據《淮南子》記載:"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