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死得最慘的丞相:李斯被腰斬

2016-08-21 19:11:07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法傢的代表人物。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瞭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那麼,身為國之宰相的李斯是怎麼死的?李斯為何被腰斬?揭歷史上死得最慘的丞相李斯為何被腰斬。

李斯是怎麼死的?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為秦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升至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關於李斯的死法是被腰斬的。《史記》中有一句關於李斯被殺的文字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那麼,李斯為何被腰斬?

由於秦始皇的賞識,李斯不僅官運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著沾光。李斯的長子李由做三川郡守,掌握瞭一定的軍政大權,其他子女也都與帝室結瞭婚姻關系。荀卿告誡他的“物忌太盛”這句話,感慨地說:“我是個平民百姓,今天卻做瞭丞相,可以說是富貴到瞭極點。但是,物盛則衰,我還不知道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由此可見,李斯並沒有完全陶醉於高官厚祿之中,他對現實的認識還是比較清醒的。
秦朝建立以後,由於秦始皇對廣大人民實行殘暴的統治,各地人民群眾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除瞭武裝鬥爭形式外,廣大人民還以歌謠的形式咒罵秦始皇。
秦始皇死後,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亂,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飯,不讓外人知道死訊,按照慣例,應由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然而,扶蘇思想傾向於儒傢,不同意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面提過意見,惹得秦始皇生氣,把他派到西北大將蒙恬那裡。而且,李斯的主張法傢的思想。
這時,宦官趙高也正在進行陰謀活動,他曾是胡亥的老師,極力想讓胡亥稱帝,他就可以大權在握瞭。唯一需要註意拉攏的是李斯,所以他就想方設法爭取拳斯也同意胡亥上臺。
就這樣,在趙高和李斯的圖謀下,胡亥上位瞭,胡亥繼承瞭帝位,開始瞭比秦始皇更加殘忍的統治。李斯與胡亥、趙高的結合,是為瞭互相利用,所以後來他們之間勾心鬥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瞭。
胡亥即位後,為瞭修好阿房宮,征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中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瞭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
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
趙高借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夷三族。
李斯先被臉上刺字,再割去鼻子截下趾,然後砍頭,最後從腰斬斷,其全傢、親屬均被一並處斬。早在李斯去秦國之前,他就曾對老師荀子說過:“故詬(恥辱)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這是其人生觀的表露。
卸磨殺驢的事情自古有之。本來,李斯與趙高統一戰線的倉促結合,完全是為瞭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但等趙高的地位鞏固瞭,目的達到瞭,昔日的盟友很快便成瞭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一條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讓"千古一相"李斯體會到瞭牢獄的冰冷黑暗;一次次下死手的嚴刑拷打、刑訊逼供,讓李斯真正領略到瞭秦朝刑罰的紮實。給胡亥寫得幾封信,早就被趙高付之一炬;重見天日的幻想,早被趙高狠毒的眼神搞得支離破碎。李斯在這場權力的角逐中,終於徹底被打敗,最後被殘忍的折磨、屠殺、碎屍。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曾痛斥道:“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謫立庶。”點出瞭他以上結局的根本原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