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演納肝中的弘演指的是誰?弘演為什麼要納肝

2016-08-21 19:11:47

弘演納肝中的弘演指的是誰?弘演納肝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其歷史背景是什麼?
弘演納肝中的弘演指的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弘演,弘演很被國君器重。
當時,弘演奉命遠使未歸時,狄人突然攻衛,殺懿公,盡食其肉,獨舍其肝。朝歌淪陷後,衛大夫弘演前往熒澤為衛侯收屍,但見血肉模糊,屍體零落不全,隻有一隻肝尚完好。弘演大哭,對肝叩拜,說:“主公一世風光,如今無人收葬,連個棺木也沒,臣僅且以身為棺吧!”說著撥刀剖開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納入腹中,從者隻好把弘演的屍體當作懿公的棺材,草草掩埋。

弘演納肝的歷史背景

春秋前期,北方的遊牧部落狄人很強大,不斷侵犯晉、衛、邢等國。晉國軍力強大,狄人占不到便宜,被迫自西向東侵擾,衛國首當其沖。
衛懿公是衛惠公的兒子,名赤,世稱公子赤。他愛好養鶴,如癡如迷,不恤國政。不論是苑囿還是宮庭,到處有丹頂白胸的仙鶴昂首闊步。許多人投其所好,紛紛進獻仙鶴,以求重賞。
 衛懿公把鶴編隊起名,由專人訓練它們鳴叫,訓練和樂舞蹈。他還把鶴封有品位,供給俸祿,上等的供給與大夫一樣的俸糧,養鶴訓鶴的人也均加官進爵。每逢出遊,其鶴也分班隨從,前呼後擁,有的鶴還乘有豪華的轎車。為瞭養鶴,每年耗費大量的資財,為此向老百姓加派糧款,民眾饑寒交迫,怨聲載道。  
鶴色潔形清,能鳴善舞,確實是一種高雅的禽類,浮邱伯《相鶴經》這樣描述它:“體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其頭赤。食於水,故其啄長。棲於陸,故其足高。翔於雲,故毛豐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故壽不可量。行必依州渚,止不集林木。蓋羽族之宗長,仙傢之騏驥也。”  
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冬,北狄(今大同一帶)人聚兩萬騎兵向南進犯,直逼朝歌。 衛懿公正欲載鶴出遊,聽到敵軍壓境的消息,驚恐萬狀,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紛紛躲藏起來,不肯充軍。再加上原來的軍隊軍心不齊,缺乏戰鬥力,到瞭熒澤(朝歌北)又中瞭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軍覆沒。衛懿公被砍死,被狄人以刀割肉烤瞭來吃。

衛國的賢大夫弘演在戰亂前出使,返回途中聽說衛國君主懿公死在滎澤戰場,便前去尋屍。一路上他看見到處都是屍骨血肉,心中無比悲傷,行到一處,他看到衛國帥旗倒在水塘邊,心想:“帥旗在這裡,衛懿公的屍體大概就在附近。”弘演向前尋找著,有傷兵指著一具屍體說道:“這就是國君。”弘演察看衛懿公屍體,早已零落不全,隻有一副肝臟還完好。弘演向屍體叩拜,放聲大哭,並報告出使陳國的經過,就像衛懿公仍然活著似的。弘演說:“國君死得如此之慘,沒人來收屍,我要以身體做棺木,為主公入葬。”回頭囑咐仆人道:“我死以後,將我埋在樹下,等國傢有瞭新君以後,再把此事告訴他,我們君臣一同返國吧。”隨手拉出佩劍,剖開腹部,將衛懿公肝臟放入後,倒地死去。仆人搶救不及,隻好依照弘演的囑托將他埋葬。
後來,弘演成為封建社會忠君的典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