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難酬的主人公是誰?壯志難酬出自那個典故

2016-08-21 19:22:19


在紹興期間,他特地去拜會瞭年近八十的陸遊。這對文壇驍將、抗敵志士喝酒做詩,相見甚歡。這年底,宋寧宗召辛棄疾去臨安,征求軍國大計。臨行前,辛棄疾又去向陸遊告別。陸遊特地寫瞭一首七言長詩《送辛幼安殿撰造朝》,為他壯行。詩中有“稼軒落筆凌鮑謝”,“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這是陸遊稱贊辛棄疾的詞作超過南北朝的著名詩人鮑照、謝靈運,並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過歷史上的英雄們。陸遊對這位文壇後起之秀,給予瞭極高的評價。
公元1205年三月,辛棄疾被任命為鎮江知府。正當他積極備戰時,朝廷卻以他所推薦的官員有不法行為而把他連降兩級,後來又把他罷瞭官。公元1207年,宰相韓侂胄(tuozhou)在北伐失敗後,又召辛棄疾等人去挽救局勢。可是辛棄疾已重病在身,於當年九月十日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八歲。
  辛棄疾去世後,留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後人輯錄的有《辛稼軒詩人鈔存》,存詞六百多首,數量為宋代詞人之冠。他的詞繼承蘇軾的風格,以慷慨豪放為主,是南宋詞人中豪放派的傑出代表,在文學史上與蘇軾並稱為“蘇辛”。他的作品內容豐富,有寫自己的報國心聲的,有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醜行的,也有吟詠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抗金禦敵,恢復中原。
  此外,辛棄疾的文章也寫得很好,特別是政論文,和他的詞一樣大氣磅礴,充滿激情,很有說服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