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放言“我不是中國人”

2016-08-21 19:31:10

最近,隻要打開電腦搜索諾貝爾獎這幾個隻一定會出現屠呦呦三個大字。這又讓我想起今年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莫言,當我看到「莫言,中國諾貝爾獎第一人」我震驚瞭,我在想中國如此之大難道那麼多年就隻有莫言這一個獲得諾貝爾獎嗎?現在又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是中國人小編我在也忍不住去搜索瞭下中國諾貝爾獎的得主,小編發現瞭一個驚人的問題,那就是中國華人裡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錢永健得獎後竟然說“我不是中國人”?這是個什麼問題啊?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美國生物化學傢。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傢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聖地亞哥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
原來,錢永健先生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大陸一些媒體紛紛強調“錢永健是錢學森的侄子”。那時我才知道,諾貝爾獎是要看重侄子關系的,那麼,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叔叔、大伯、阿姨、姑姑、舅舅、二大爺、三姥爺的國籍是否都應該強調一下呢。
某些愛國人士歡呼雀躍,與有榮焉,以為錢永健是“我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恨的是,錢永健這個傢夥,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的他也完全繼承瞭美國人民的誠實與直率,他很嚴肅認真地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我在美國長大,並一直在這裡生活……但我希望獎項能鼓舞中國的學生和科學傢。”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想不管,就這一句我不是中國人讓中國的愛國人士非常失望,簡直要說錢永健數典忘祖瞭。且,馬上就有人評論到:這句話“對愛國賊的打擊實在是太大瞭”。

錢永健為什麼方言我不是中國人呢?
過去隻聽說過有“賣國賊”和“愛國人士”一說。“賣國賊”那一定是千夫所指、遺臭萬年,而“愛國人士”則是萬人敬仰、光宗耀祖。於是,沒有人想當“賣國賊”,都想以各種方式以“愛國人士”自居。我很奇怪,曾幾何時,在中國的詞匯中又出現瞭“愛國賊”一詞?但我靜心細想,這個詞還是較有創意的。
西儒約翰遜說“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這句話的道理很淺顯,就是流氓都知道“愛國主義”是一張虎皮可以唬人、嚇人,是遮擋一切利劍進攻的盾牌,也是打擊他人所向披靡的利劍。因為不論時空如何轉換,愛國永遠的是沒有錯的。也正是由於這一點,當“妓女不接日本客”也成為一種愛國行為的時候,愛國一詞就有些走味,這個愛國行為就顯得廉價瞭。
請看錢永健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我不是中國科學傢”這句話的。某記者在采訪錢永健時問:“您是中國人嗎?您會說中文嗎?”錢教授用英語答說“不太會說”。再進一步被問到“先生的成就對於一個中國科學傢來說意味著什麼?”時,錢教授說“因為我是美國生美國長,我不是中國科學傢……但是,如果中國人能為我的獲獎感到高興與自豪,並且能使更多的年輕人加深對科學的興趣的話,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以為,問一位美國公民是不是中國人就很無知,也很沒禮貌。然後記者又武斷地說“先生的成就對於一個中國科學傢來說意味著什麼?”時,錢永健才不得不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傢”。人傢說得有錯嗎?他在中國沒有戶籍、也沒有工作單位,更沒有在中國出生和生活,沒有在中國從事科研,何時成為中國人和中國的科學傢瞭?是我們自己的一些人,非要強拉硬扯的將錢永健獲獎與“中國人”和“愛國”相聯系,結果逼得人傢說一句“我不是中國科學傢”。這不是自找沒趣嗎?這樣的誘導“愛國”的記者不是“愛國賊”又是什麼?否則能招來這句讓我們感到灰頭土臉的話嗎?
像這樣在國外打著“愛國”的旗號,給我們中國人丟人現眼的人,不是“愛國賊”又是什麼?
所以,請,把錢永健當成一個美國人吧,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美國人。
但我相信中國早晚會有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像我相信錢永健的堂親長輩錢學森先生對人類科學和文明的貢獻、對中國的貢獻、以及他在祖國最困難時代爆發的愛國熱情,比任何獲得瞭諾貝爾獎的科學傢都有偉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