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賠瞭夫人又折兵中的主人公是誰?

2016-08-21 19:36:36

  賠瞭夫人又折兵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誰?賠瞭夫人又折兵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孫權。賠瞭夫人又折兵: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孫權的簡介:

  東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政治傢。生於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於徐州下邳(今江蘇邳州),卒於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傳說是中國兵法傢孫武二十二世後裔。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

  賠瞭夫人又折兵的典故:

  東漢末年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雲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嶽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天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瞭夫人又折兵”。

  三國時,荊州地處西川與東吳之間,是重要的兵傢必爭之地。當初,劉備窘迫時,向東吳“借”荊州以棲身,休養勢力。後稍有恢復,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氣惱,便想用計取回荊州。

  一天,聽得劉備夫人新喪,周瑜頓時心生一計,對東吳大將魯肅說:“我有計策瞭!必使劉備老老實實地把荊州交回來!”

  魯肅問:“什麼計?”

  “劉備喪妻,必將續娶。我知主公有一妹妹,剛武英豪。可假意以招婿為名,賺劉備來東吳成婚。一旦他來,則囚入牢室。再派人去討荊州以換劉備。他們必然交還荊州。之後,放與不放、殺與不殺,不全憑我們隨便處置瞭嗎?!”

  魯肅覺得這個計策甚好,表示贊同,便對東吳之主孫權說瞭此計,孫權也同意。於是派大臣呂范到荊州去做媒,說:“近日劉備夫人病逝。我有一妹,想招劉備為婿。永結姻緣,同心破曹,以扶漢室。這做媒的事,我看你去說最好。請你走一趟吧!”

  呂范領命,以媒人身份來到荊州。

  再說劉備,中年喪妻,他很煩惱悲哀。這天正和諸葛孔明閑談解悶,忽報東吳派呂范來瞭。孔明笑道:“一定是周瑜為要荊州,又有什麼計謀瞭。我在帳後躲起來,無論呂范說什麼,您都答應下來。然後我們再商量對策。”

  劉備於是接見呂范。

  呂范先對劉備表示慰問,然後就講清來意:“人若無妻,就像房屋沒瞭梁一樣。所以我不避嫌疑,特來做媒。”接著就把東吳要招劉備為婿的事及此事對劉、孫兩傢政治軍事上的意義都認真誠摯地說出來。最後道:“因為吳太夫人特別疼愛這個最小的女兒,不願意遠嫁,所以請皇叔去東吳舉行婚禮。”

  “這事,你們主公知道嗎?”劉備問。

  呂范笑道:“這種事,不先征得吳侯同意,怎敢隨便來說呢?”

  劉備以年齡相差太大等理由婉拒。但呂范是個非常稱職又熱心撮合的媒人,一再勸說。最後劉備沒理由推辭瞭,就說:“請您先住下來,我明天告訴您最後的決定。”

  到晚上,劉備與孔明細商此事。孔明十分高興,勸劉備答應這門親事,並馬上要派孫乾和呂范回見孫權,商定娶親事宜,擇日就婚東吳。

  劉備絕非平庸之輩,因此,不解地望著孔明道:“這肯定是周瑜的計謀,我怎麼能草率地身入虎穴呢?!”

  孔明笑道:“周瑜雖能用計,但怎能出乎我所料?!主公放心,我略施小計,保管使周瑜一籌莫展、孫權之妹成為主公之妻,而荊州又萬無一失!”

  劉備雖相信孔明的神機妙算,但對隻身入虎穴的危險仍存疑俱,很是猶豫。孔明道:“我已定下三條妙計,再讓趙子龍保主公過江,絕不會有差錯的!”隨即把趙雲找來,安排瞭任務,又交給他三個錦囊:“你保主公入吳,可依次按這三個錦囊內之計行事。”

  於是,在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公元209年),劉備由趙雲、孫乾陪同,進入吳國境地。剛到吳境的第一個城市南徐,趙雲就按孔明吩咐打開瞭第一個錦囊。看罷,就命令隨行的五百名士兵,一個個披紅掛綠到市上購買各種婚禮所需要的物件,同時大肆宣揚劉皇叔要與孫公主即將成親的消息。東吳士官百姓聞聽,更代為傳播,立時,這喜慶消息就傳向吳國所屬各地。趙雲又代劉備準備瞭豐厚禮品,教劉備主動拜訪喬國老。

  喬國老在吳國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孫權的哥哥孫策,一個嫁給瞭周瑜;兩個女婿,一個是吳國開國之主,一個是正掌大權的都督,由此可知喬國老的“一斑”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