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最早指有純正高潔的道德觀念的女性。後狹義指“貞節牌坊”,通常是古時用來表彰一些或死瞭丈夫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而符合當時年代道德要求,流傳特異事跡的女性,為其興建的牌坊建築。那麼你知道貞節牌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嗎?貞節牌坊是什麼時候立的?
秦漢時期,女性倫理之中的貞節觀念,並沒有被作為一種國傢意識形態加以倡導,女性再嫁乃尋常之事。秦漢時期,中國的兩性關系一直非常“開放”,秦始皇的母親即一個性亂的典型。後被秦始皇發現,殺死嫪毐,搜出太後私生的兩個兒子,當場撲殺(裝在袋子裡往下摔,直至摔死)。後把太後驅往棫陽宮監禁。眾多朝臣以死勸諫,曾殺害27個勸諫的大臣,後因茅焦以不孝而影響賢良的投奔,才與太後和好,而這之後秦始皇終身也未立過皇後。
就是在這個異常開放的貞潔觀念時期出現一個女子,那就是巴清。
秦始皇時,巴邑有一個名叫清的婦人早年守寡,“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這大概是統治階級最早為貞婦樹碑立傳的事例瞭。
巴寡婦清是中國最早女實業傢,她憑借個人聰明才智,苦心經營丹砂產業,建立起龐大的丹砂帝國。值得一提的是,巴寡婦清受到“千古一帝”秦始皇非同尋常的禮遇褒獎,並為其專門修建瞭一座“女懷清臺”(秦朝“貞節牌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經過專傢考證,巴寡婦清的籍貫在長壽。
視巴寡婦清為“貞婦”,這是秦始皇對女性的一個極高褒賞。秦始皇生前對女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僅此一例。
說到秦始皇與巴寡婦清,不能不提及秦始皇對女性的態度。因母親淫亂帶來的心理陰影終生伴隨著秦始皇,致使他成瞭一個女人的仇視者,視所有的女人為不潔之物,就像他的母親一樣。但在巴寡婦清這裡,秦始皇視她為“貞婦”,不能不說是她的一個殊榮。
秦漢時期,當時,在理論上有劉向的《列女傳》、班昭的《女誡》以及《禮記》的獨立成書加以倡導。在實行時,統治者還采取一些行政與法律措施。像秦始皇就曾在泰山、會稽等地刻石提倡貞節:“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凈。”“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潔誠。夫為寄,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並且,為褒獎巴清寡婦,秦始皇修築懷清臺,以勸導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