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錢可通神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2016-08-21 19:46:55

錢可通神的意思是指有瞭錢連神仙也可以買通。比喻金錢的魔力和誘惑極大。那麼成語錢可通神的歷史典故是什麼?解析成語錢可通神的歷史典故。
在唐朝,父子擔任宰相的不少,但祖孫三代都擔任宰相的則隻有張延賞傢。當時,張傢號稱“三相張傢”,張延賞的父親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張熹貞,張延賞本人是唐德宗時期的宰相,他的兒子張弘靖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因此,時人常說:“河東張,不尋常。”

張延賞原名張寶符,張熹貞去世時他才四歲。開元間,唐玄宗曾經召見張寶符,並賜給他“延賞”這個名字。延賞的意思是“賞延於世”,這是唐玄宗鼓勵張延賞繼承父志,將其父的名聲發揚光大之意。張延賞長大後果然不負聖意,高中進士,被任命為河南尹。
安史之亂後,中原一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張延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任河南尹的。上任後,他以身作則,提倡節儉,疏通河渠,安穩人心,招撫民眾,河南恢復瞭元氣。由於政績卓著,唐德宗任命張延賞為宰相,繼而又命他兼掌朝廷的賦稅收支。
唐代宗李豫時,左仆射張延賞張延賞早就聽說有一樁大案冤情極深,一直頗為憤慨,就想借這次機會嚴查此案。所以,一到任,張延賞便將獄吏召來說:“這個錯案己拖瞭很久瞭,現在令你們十天內結案。”
第二天,張延賞早早來到衙門,剛一坐下,便發現公案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有兩行小字:“孝敬張大人三萬貫錢,請您不要再過問這個案子瞭。”張延賞身為宰相,從未見過有人如此囂張地行賄,他氣得把紙條撕瞭,並召來獄吏,將十日期限改為五日。
第三天早上,張延賞的公案上又出現一張小字條,僅有四字:“錢五萬貫”。這一次比一次高的價碼無疑是一種挑戰,張延賞大怒,他告訴獄吏:“兩日內必須結案。”張延賞以為自己的浩然正氣一定可以鎮住行賄者,可萬萬沒料到的是,第四天,小紙條又“現身”瞭,隻見上面囂張地寫道:“錢十萬貫”。這次,張延賞沉默瞭,他長嘆一聲說:“錢一旦到瞭十萬貫這個份兒上,鬼神都能買通瞭,還有什麼辦不成的事呢?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啊!”所以呢,後來這件事也就這樣不瞭瞭之。
延賞當任時,曾力主“省官消冗”,上疏皇帝“請減官員,收其俸祿”,還算是一位想幹點事的大臣。但即使是這樣一個高幹,在金錢面前,居然也打瞭敗仗。人傢送三萬五萬,他還能堅持原則,等到擺在面前的錢達到十萬時,他也守不住瞭。這位相國的解釋是怕惹禍,而非貪贓。況且,他能當著下屬的面坦陳自己的苦衷,還算是一個誠實的人。不像現在的有些貪官,人傢送點小錢,他統統上繳給紀委,待到來瞭大錢,這才悄悄收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