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周的歷史故事,小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薑太公釣魚瞭,毋庸置疑,薑太公釣魚的主人公就是薑太公瞭,薑太公原名薑名尚,又名呂尚,但是你知道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嗎?薑太公釣魚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呢?請跟小編來吧。
薑太公釣魚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紂和夏桀一樣,隻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瞭地建造宮殿,他在他的別都朝歌(今河南淇縣)造瞭一個富麗堂皇的"鹿臺",把搜刮得來的金銀珍寶都貯藏在裡面;他又造瞭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鉅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他把酒倒在池裡,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和寵姬妲己(妲音dá)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叫做"炮烙"(音luò)的刑罰。
紂的殘暴行為,加速瞭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周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在陜西、甘肅一帶活動。到瞭古公亶父的孫子姬昌(後來稱為周文王)繼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瞭。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紂王下瞭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羑裡(在今河南湯陰縣一帶,羑音yǒu)地方。周文王獲得自由後,決心治理好自己的國傢,以便尋找機會,推翻商朝,報仇雪恥。他看到自己手下雖然有瞭不少文臣武將,可是還缺少一個文物全才能夠統籌全局的人,幫他籌劃滅商大計。因此他經常留心尋訪這樣的大賢人。
這個時候,薑太公出現瞭。太公姓薑名尚,又名呂尚,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滅商的功 臣。他在沒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時候,隱居在陜西渭水邊一個地方。那 裡是周族領袖姬昌(即周文王)統治的地區,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對自 己的註意,建立功業。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鈴。一般人釣魚,都是用彎鉤,上面接著有 香味的餌食,然後把它沉在水裡,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釣鉤是直 的,上面不掛魚餌,也不沉到水裡,並且離水面三尺高。他一邊高高 舉起釣竿,一邊自言自語道:“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願意的話,就自 己上鉤吧!”
一天,有個打柴的來到溪邊,見太公用不放魚餌的直鉤在水面 上釣魚,便對他說:“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100年也釣不到一條魚 的!” 太公舉瞭舉釣竿,說:“對你說實話吧!‘我不是為瞭釣到魚,而是 為瞭釣到王與侯!”
太公奇特的釣魚方法,終於傳到瞭姬昌那裡。姬昌知道後,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來。但太公並不理睬這個士兵,隻顧自己釣魚,並自言 自語道:“釣啊,釣啊,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
姬昌聽瞭士兵的稟報後,改派一名官員去請太公來。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邊釣邊說:“釣啊,釣啊,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
姬昌這才意識到,這個釣者必是位賢才,要親自去請他才對。於 是他吃瞭三天素,洗瞭澡換瞭衣服,帶著厚禮,前往番溪去聘請太 公。太公見他誠心誠意來聘請自己,便答應為他效力。
薑太公果然是棟梁之才,他做瞭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對內發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征服個部族,開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薑尚的輔佐下,先後打敗瞭大戎、密須得部族,征服瞭嗜、閣等小國,並且吞並瞭從屬於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瞭一個豐城,把都城從岐山南邊的周原遷到瞭豐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大大擴充,西邊收復瞭周祖的老傢,現在陜西、甘肅一帶地方,東北進展到現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達現在河南沁陽一帶,逼近瞭殷紂王的都城朝歌,南邊把勢力擴充到瞭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據說周文王已經控制瞭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瞭可靠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