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姒季杼是個怎樣的人?解析夏朝皇帝姒季杼

2016-08-21 19:51:04

姒季杼,姓姒,名季杼。中國王族分封時代夏王朝的第七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五任王姒相,父親是六任王姒少康。姒季杼死後其子姒槐繼位。姒季杼的為人是、怎麼樣?姒季杼是個怎樣的人?
姒季杼,杼:也作“予”,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詳。姒少康之子,槐(姒槐)的父親。他又名寧、佇、宇、相曼、輿或作季杼。《丗本.作篇》:杼作甲(甲兵之甲)。姒少康病死後繼位。在位17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姒杼的祖父是夏王朝五任王姒相,父親是六任王姒少康,母親是有虞氏次女二姬(又作二姚)。
姒杼從小就聰明好學,跟隨父兄學文練武很認真,不知不覺就掌握瞭許多軍事才能和治國之道。父親姒少康執政的中晚期,他一直是父親的得力助手,不僅多次領兵出征,掃平外寇,還積極協助父親治理國傢,處理政務,令父親十分滿意。
曾參加父親領導的恢復夏國的戰爭,並立下許多戰功。他發明瞭甲和矛,並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杼在位期間發明一種用獸皮做的甲,是中國戰甲的創始。有瞭戰甲之後,士兵戰鬥力大增,夏朝便積極對外擴張,夏朝國勢也進入鼎盛期。
《竹書紀年》記載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濟源西北),後來遷都老丘(今河南開封陳留鎮附近),另載東征後獲得九尾狐。予統治時,夏朝進入鼎盛期。
杼元年(丙寅,前1915),寒浞的舊部乘夏王朝遭遇水災,在斟尋發動叛亂,他們散佈流言說夏後氏無道,上天對其懲罰才降下洪水沖毀王城,夏後氏必將滅亡!旋即攻占瞭舊都斟尋的王宮,擁立寒浞的孫子寒椒為寒王。夏王姒杼大怒,親率軍隊討伐圍攻斟尋的寒軍。在夏軍強大的攻勢下,城內一部分叛軍發生動搖,內部分裂。一些人為瞭保住性命,從囹圄裡放出關押的夏朝派駐斟尋的大臣,然後打開城門放夏軍入城。夏軍攻入斟尋,將寒椒等首腦盡皆殺死,餘者捆鎖收監。夏王姒杼命將那些反叛的寒族頑固派老弱者處死,壯年男女套上鎖鏈為奴;反戈一擊者有功,準其遷居寒國故地,延續寒氏香火。
姒杼很有政治遠見,他並不滿足於夏王朝原有的統治區域,早在父王執政期間,他就多次提議出兵征討北方。但他的父王姒少康認為,戰爭勞民傷財,會給百姓帶來許多災難,始終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他即位後,立刻改變瞭父王以前的做法,開始實施自己的戰爭計劃,他要用武力征服周邊的一些小國。
當時夏王朝統治的區域主要在山東和河南,山西和河北僅有偏南的部分區域。北方各國大多數都是炎帝、黃帝、蚩尤的後代。他們的先祖亡國後,戰勝國迫使他們遷徙於苦寒的北方,建立瞭許多小國。這些小國渴望回歸中原故國,但卻又不願臣服於中原王朝,因此屢屢侵犯邊境。夏王姒杼在平定寒浞舊部的叛亂後,親自帶兵揮師北上,攻打北部的一些不肯臣服的小國,這次北伐戰爭持續時間很長,足足征戰瞭三年多,收服瞭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杼精明幹練,曾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中興夏朝。在位期間,決定完成少康的遺願,攻打東夷。首攻東夷遭到瞭頑強的抵抗,杼的軍隊被東夷的長距離武器弓矢抵擋,遭受損失,無法前進。退回國都後,他發明用獸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後,能遮擋敵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戰鬥力大大增強。他同東夷族各部落繼續爭鬥,一直攻到東海邊,進一步擴大瞭夏朝的疆域,最後降服瞭東夷族。除瞭東夷,杼還消滅瞭海邊三壽,打敗瞭以狐為圖騰的九隻胞族,擒獲瞭他們的首領。使東夷各族進一步融入華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夠繼承大禹事業的一位名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