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0:15:13
《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曾經辭官隱居在會稽郡上虞縣附近的東山,後又出山作瞭宰相。後來就用“東山再起”指再度任職。也比喻失敗後,恢復力量再幹。
成語東山再起的典故
謝安(320——385),東晉政治傢,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夏”讀種人。他在青年時代,才識不凡,寫得一手好行書,很有點名望。
朝廷好幾次請他出來作官,他覺得當時的朝政昏暗,推辭不就。
謝安寓居在會稽郡上虞縣附近的東山。東山風景秀麗,他和王羲之等人經常在那兒遊山玩水,飲酒賦詩。
揚州刺史庾冰知道謝安有聲望,千方百計地要請他出來做官。謝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好應召,但隻做瞭一個多月的官,便告辭回鄉。
回到東山,他妻子覺得丈夫的兄弟都很顯貴,惟獨他安於隱退,便勸道:“丈夫不應當這樣啊!”謝安回道廣目前政局多變,若熱中仕途,恐不免於禍患。”
後來,他的弟弟謝萬被廢黜。征西大將軍桓溫當政,請他擔任司馬之職,他才赴召,已經四十多歲瞭。
到瞭孝武帝時,謝安位至宰相。當時北方的前秦強盛,攻陷梁、益、樊、鄧等地(今陜西南部、四川、湖北西北部)。
他使弟弟謝石與侄兒謝玄為將,加強防禦。公元383年,前秦大軍南下,江東大震。
他力持鎮靜,從容指揮,使謝石、謝玄、劉牢之等拒敵,獲得?肥水之戰的大勝。
謝安又出兵北伐,一度達到黃河以北。所以後人用“東山再起”這個典故,比喻再度任職、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