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是 什麼時間簽訂?馬關條約的影響

2016-08-21 20:21:47

清政府與日本侵略者簽訂瞭《馬關條約》,對於國人這是喪權辱國的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就連今日的李登輝言論“釣魚島是日本的”都能拿馬關條約來作為依據。至於馬關條約是什麼時候簽訂的,簽訂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對中國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一起來看個究竟。
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中方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 ;

●中國割讓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億3千萬兩白銀; ●中國開放府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

●片面最惠國待遇;

●中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人員;

●臺灣澎湖內中國居民,兩年之內任便變賣產業搬出界外,逾期未遷者,將被視為日本臣民;

●條約批準後兩個月內,兩國派員赴臺辦理移交手續。

●增辟通商口岸
馬關條約的影響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各帝國主義國傢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獲得瞭《馬關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中國給予日本的所有特權。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速瞭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民族危機。

馬關條約原本(現藏於臺北故宮)①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瞭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瞭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而且還造成瞭臺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

  ②巨額賠款,加重瞭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瞭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債,致使列強控制瞭中國的經濟命脈。

  ③通商口岸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④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其他列強引用“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地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的過程。

  《馬關條約》反映瞭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總之,《馬關條約》使中國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