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22:55:52
田紛抓住時機,對眾人說:“這是我放縱灌夫的過錯,必須加以訓戒。”命衛兵攔住灌夫。籍福知道兩人矛盾緣由,也知道田紛不肯善罷甘休,急忙起身勸解,要灌夫向田紛賠禮,避免矛盾進一步深化。灌夫不從。籍福把灌夫拖到田紛跟前,按著灌夫脖子,硬讓灌夫行禮致謝,灌夫還是不從。田紛命人把灌夫抓起來,又對長史說:“今日奉旨開宴,灌夫犯瞭罵座不敬之罪,立即上奏。”便分頭派兵把灌夫的僚屬妻小全部抓起來,均論棄市死罪。
竇嬰見事情鬧大,看出田紛是借機報復,不顧傢人勸阻,冒險夜見武帝,把宴上事情敘說一遍,力陳灌夫無罪。武帝決定第二天在會集群臣討論之後再定案。
第二天,文武百官齊集朝堂,竇嬰大講灌夫有功朝廷,醉後不敬,冒犯垂相,是該訓戒,但罪不至死。田紛則指責灌夫在穎川橫行不法,死有餘辜。竇嬰也揭發田紛兼並土地,沉溺於婦女聲色之中,為官不清。田紛長於辭令,巧言善辯,見竇嬰揭自己短處,就辯解說:“天下安樂無事,我為陛下肺腑之臣,愛好聲色犬馬,不過坐享太平而已。而竇嬰、灌夫卻招募豪傑,誹謗朝政,圖謀不軌。”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這時竇太後早已去世。王太後還健在,大傢明知田紛說的“誹謗朝政,圖謀不軌”的話是有意陷害,可誰也不敢作聲。隻有主爵都尉汲黯支持竇嬰,禦史大夫韓安國則說瞭一番兩面討好的話,內史鄭當時一開始支持竇嬰,後來看勢頭不對,未敢堅持。其餘大臣都閉口不言。王太後則在宮內等待消息,聽說廷時有人替竇嬰說話,氣得大叫大嚷,對漢武帝說:“我還健在,就有人踩我弟弟,待我死瞭,他還不變為魚肉任人宰割嗎?”
武帝無可奈何,隻好向太後賠罪說:“田氏、竇氏都是外戚,才當廷論辯。否則,些許小事是不需如此的。”在王太後的脅迫下,漢武帝隻好把竇嬰下獄。早在景帝時,竇嬰曾有景帝遺詔,說“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竇嬰全傢被捕之後,才想起這件事,奏明武帝。但傢裡早被田紛查封,根本找不到詔書。田紛步步緊逼,又告竇嬰“假稱先帝詔書,欺君周上,罪當棄市。”最後,竇嬰、灌夫都被處死。
來揭秘吧據悉竇嬰、灌夫在當時頗得人心,田紛雖然仗著王太後的勢力害死瞭他們,但他明白人們並不心服,加上他自己的種種不法行為,終日提心吊膽,害怕別人揭發,做賊心虛,日久成疾。就在竇嬰、灌夫被殺不久,他也一病不起。病中的田紛終日胡言亂語,大喊“我服罪,我服罪。”鬧得全傢不安。
最後,請來個巫師,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巫師說:“魏其侯竇嬰和灌夫兩個人正在看著他,要殺他。”。這當然不足信,但表達瞭人們對作惡多端者的憎恨。不幾天,田紛就全身紅腫,七竅流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