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45:53
朱元璋一想也是,那就不殺瞭,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改處死為流放吧。我之所以會有這個假設,是因為朱元璋沒少玩這套把戲。和朱升齊名的宋濂是當時最有名的學問傢,大儒,“文臣開國之首”,太子朱標的老師。朱元璋常常教育朱標,要他善於從優秀的老師那裡學習,並尊重自己的老師,可他身為學生傢長,卻不知尊重老師為何物。
和朱升一樣,本來宋濂也早就告老還鄉瞭,隻因其長孫卷入謀反一案中,71歲的宋濂亦被押解到南京。朱元璋不念舊情,還是一個字:殺。馬皇後出面勸諫:“民間延一師,尚始終不忘恭敬,宋先生親教太子諸王,豈忍殺之!”太子朱標也出來勸諫。朱元璋惱羞成怒,大罵朱標:臭小子,我這可都是為你好啊。朱標見朱元璋連父子之情也不再顧及,救自己恩師的希望已微乎其微,跳水自殺,想隨宋濂而去,幸被隨從救起。也許是這種深厚的師生之情感動瞭朱元璋,也許是白發蒼蒼、年邁無力的宋濂實在是可憐,最終他免於一死,改為流放到四川。如果朱升和宋濂一樣,也活到瞭兒子朱同犯事的那一年,誰能保證朱元璋就一定會對朱升網開一面呢?
為瞭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連自己最親密的戰友都置之死地而後安,連自己許下的承諾都可以不認帳,朱元璋喪心病狂,於此可見一斑。而古往今來,諸如此類的最高統治者又豈隻朱元璋一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