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47:12
1942年初,由日本外務省安排,袁殊作為“興建運動”的代表,應邀到日本訪問。日本外務省頭子野春吉三郎是組織這一訪問的主角。吉三郎向袁透露,當前日本的國策是準備誘降蔣介石,建立一個以日本國為主體的大東亞共榮圈,日軍已確定瞭南進的戰略部署。這一消息讓袁殊為之一震。袁殊匯集和分析各方面的情報,認定南進已是日軍確定不移的戰略決策瞭。潘漢年立即將此情報報告延安。
在歐戰全面爆發之後,蘇聯始終擔心腹背受敵。在有瞭確定日軍南進的情報後,蘇聯這才放心大膽地從遠東調出瞭幾十萬人的兵力到西線。
到解放區一年後,敵人才發覺他的真實身份
自1937年到抗戰勝利,袁殊從來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這無疑是與他的智謀與出色的活動分不開的。後來,袁殊又擔任瞭一系列偽職,如清鄉政治工作團團長、江蘇省教育廳長、清鄉專員以及偽保安司令等等。他的情報工作日益老辣。
1945年初,袁殊辭去瞭偽教育廳長等職,僅留下一個上海市參議的名份。抗日戰爭勝利後,袁殊被任命為忠救軍新制別動隊第5縱隊指揮和軍統直屬第3站站長,被授予中將軍銜。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國民黨方面才知道袁殊去瞭解放區,不由得勃然大怒,於是,“抗戰有功人員袁殊”立即變成瞭“共黨漢奸”。軍統對袁殊下瞭通緝令,並派人去蘇州抄傢。“雙十”協定簽訂後,袁殊隨軍北撤。
時任華東組織部部長的曾山同志親自找袁殊談話,考慮到各種關系,讓袁殊暫時改名,跟他姓曾。從此,“曾達齋”的名字一直用瞭幾十年。後來,他被任命為華東局聯絡部第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定為旅級。1949年,袁殊到瞭北京,轉到瞭李克農的情報部門,做日美動向的調研工作。1987年11月26日,袁殊逝世,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