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46:52
諸葛亮在年輕的時候並非就是很有經驗的人,17歲的諸葛亮也不是普通的外來世族,在漸漸融入荊州的生活中,成為諸葛亮成長中最重要的節點。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傢都聽過,當年的的劉備46歲,諸葛亮27歲。而這個時候的劉備為什麼選擇瞭諸葛亮?一起往下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頂著"漢宜城亭侯、左將軍、領豫州牧、皇叔"的頭銜,一事無成。那年初冬,劉備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往隆中鄉間。這一次他拜訪的是一位足足比自己小二十歲的年輕人。劉備的前半生拜訪過很多人,也有許多人才在身邊來來往往。他不知道自己這一次的結果會是什麼。政治就像投資,風險時時刻刻存在。好在蝸居新野縣城的劉備有的是時間成本。可能是他的堅持感動瞭上天,這一次劉備成為一段佳話的主角,他的事業因此轉機。
那個年輕人叫諸葛亮。諸葛亮是誰?在隆中農村,他是個小有名氣的讀書人。因為他迎娶瞭一位醜到相當程度的媳婦--黃氏。鄉間盛傳"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我們不知道見慣漢宮美女的劉備有沒有在茅廬中被黃氏的相貌嚇著。我們更大的疑問是,劉備為什麼會甘冒被黃臉婆驚嚇的危險,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見隻有26歲、名不見經傳的"一介佈衣"--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才華出眾?不。劉備縱橫天下二十多年,見過的謀臣名士、一代宗師不下百人。諸葛亮隻是一名被人推薦的鄉下書生而已。劉備不必禮賢下士至此。所謂的"政治才幹"是在刀光血影和爾虞吾詐中學來的,不是26歲的書生從書中看出來的。真正的原因是:拜訪諸葛亮能給劉備帶來巨大的現實利益。
現代人很輕易地被《出師表》中的"臣本佈衣,躬耕於南陽"的自謙所欺騙,以為諸葛亮當時真的是一介佈衣,是名小自耕農。事實上,諸葛亮的確在隆中耕耘過花花草草,因為這是漢末世族階層的雅興之一。《三國志。諸葛亮傳》對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簡略: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這段話的意思是諸葛亮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司隸校尉是負責京師及其周邊地區行政、治安、軍事的長官,比一般的省部級官員地位要高得多。可見諸葛亮也是世傢子弟。他父親叫諸葛圭,在東漢末年擔任過太山都丞,這是郡一級的中級官員。當時諸葛傢輝煌不在,但也還不算沒落。
遺憾的是,諸葛圭早逝,諸葛亮等被叔叔諸葛玄撫養。諸葛玄是大軍閥袁術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區)太守,就帶著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遷移到瞭南方。可諸葛玄的官位不久為朝廷正式任命的朱皓所取代,隻好去投靠舊友劉表,並在諸葛亮17歲的時候死在瞭荊州。諸葛亮一直到叔父死後才遷移到荊州隆中穩定下來,他兒時的生活是漢末動蕩社會的寫照。偉人的傳記自然少不瞭傳主少有大志的記載。《三國志》中諸葛亮就被記載少年時期自比管仲、樂毅。可惜隻有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和徐元直兩人相信。我們再看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傳記。《三國志。諸葛瑾傳》載:諸葛瑾字子瑜,瑯琊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值孫策卒,孫權姊婿曲阿弘咨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後為權長史,轉中司馬。
閱讀推薦
諸葛亮的子女有多少個? 關於諸葛亮的後代結局
三國黃月英最後死瞭沒 黃月英怎麼死的
裴松之註解道:吳書曰:其先葛氏,本瑯琊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瑾少遊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遭母憂,居喪至孝,事繼母恭謹,甚得人子之道。風俗通曰:葛嬰為陳涉將軍,有功而誅,孝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並氏焉。此與吳書所說不同。諸葛瑾的正傳記載諸葛亮兄弟三人的經歷大同小異。諸葛瑾很早就搭上孫權姐夫弘咨的關系去江東做官瞭。傳記中還透露瞭兩條信息。一條是諸葛亮祖先姓葛,因為經常住在瑯琊(今山東)諸縣,所以復姓諸葛。諸葛傢的具體籍貫是山東瑯琊陽都縣。諸葛圭在諸葛瑾生母逝世後,曾經續弦。同時這段註解似乎透露出日後各事其主的兄弟兩並未生活在一起的暗號,感情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