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啟是個怎樣的人 解析夏啟不為人知的一面

2016-08-13 12:47:18


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是兩強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啟的一篇戰鬥動員令《尚書·甘誓》,全文為:“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禦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


啟伐有扈氏的甘之戰

文中第一段介紹《甘誓》背景,是啟在戰於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級官吏申明紀律約戒的誓師詞。“六卿”過去的解釋多認為是六軍之將,實際上“六卿”和“六軍”都是周代以後出現的,是成書時借用的後代詞匯,其所指當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個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稱的“我史”、“朕史”、“東史”、“西史”等往往參與征戰,所以夏後啟召“六事之人”傳達戰爭約戒就很容易理解瞭。第二段是誓師詞全文,首先宣佈有扈氏罪狀是“威侮五行、怠棄三正”,意思是指責敵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罰。其次宣佈軍事紀律,命令部屬各自奉行命令,忠於職守,努力戰鬥,還申命奉行命令者將在祖廟中受到獎賞,違背命令者,將在社壇前處死。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可見啟時最高行政長官的權威是前一個歷史時代無法相比的。
相傳啟初“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總結原因說“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於是勵精圖治,“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可見姒啟取得甘之戰的勝利,“滅有扈氏,天下咸朝” 是很不容易的
後世評價
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德修賢的聖明君主。——許風申。
自姒啟建立夏王朝以後,逐漸拋棄瞭姒禹的節儉傳統,毫無顧忌地“淫溢康樂”,管磬並作,“湛濁於酒、渝食於野”,飲酒無度、遊田無度。
此後,世襲制代替瞭禪讓制,“公天下”變成瞭“傢天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