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弟弟叫什麼?魯迅的弟弟為什麼娶日本人

2016-08-13 12:48:07

  魯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不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瞭。據說,周作人娶的日本老婆脾氣很壞。魯迅與弟弟周作人不合也是因為周作人的日本老婆為起因,但是不管怎樣,那都是別人傢的傢事瞭。然而對於周作人為什麼娶個日本老婆,卻也表示不理解瞭。但是這個世界上令人不理解的事情多瞭去瞭,單這一件又算什麼?但是,還是有很多網友表示對三兄弟的感情比較感興趣。

  即便在門戶大開放的現時今日,要想娶個日本女人回傢當老婆恐怕也並不輕而易舉。但是,如果你留學日本生活在日本,那就另當別論瞭。魯迅弟弟周作人就是在日本留學期間娶瞭個日本老婆。別以為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價值觀不同。還別說,他和她,中日友好瞭一生一世。

  可以這樣推論,如果周作人當年沒有留學日本,也許就娶不到日本女人羽太信子;如果他沒有像他哥一樣離開紹興也到南京水師學堂讀書,也許就沒有機會到日本留學;如果不是因為衰敗的故傢烏煙瘴氣,他又厭煩繁碎的傢務事兒,也許就不會離開傢鄉。

  歡呼!我們像嗅覺靈敏的獵犬尋到瞭周作人娶日本老婆的源頭。

  魯瑞想兒子。大兒子在南京礦路學堂念書,二兒子在杭州陪侍服刑的老爺子。想啊想,她就病瞭。一病,就有理由召回兒子們瞭。

  周作人終於結束瞭探監生活。

  母病好以後,他並沒有返回杭州。為什麼?忙。一忙隨之而來的科考;二忙四弟的病。一陣忙亂之後,試,考砸瞭;弟,死掉瞭。好瞭,他應該沒事瞭,可以繼續去陪爺爺瞭。但是,誰也不提這事兒瞭。

  爺爺那邊,興許習慣瞭,不再需要兒孫的陪侍瞭,何況潘姨太還一直在他身邊;媽媽這邊,她當然樂得裝聾作啞,哪個母親願意兒子過那探監的生活?作人自己,在自己傢裡吃嘛嘛香,也不情願再去偷吃冷飯看潘姨太的臉色,何況牽動他魂魄的楊阿三已經死瞭,他回去還有個什麼勁兒?

  不過,待在傢裡的周作人沒辦法逍遙自在,他要幹活兒。老爸死瞭,大哥又不在,他上有祖母、母親下有幼弟,就算他再怎麼不情願也不得不勉為其難地承擔起傢庭重任。這重任是什麼?收租子。

  周傢有幾十畝水田可以收租子。

  收租子這活兒,對於四肢不勤的周作人來說,是絕對的苦差事兒。一天,冒著雨,他到六和莊收瞭二十五袋谷子,又到勞傢封收瞭三戶人傢的八袋谷子;又一天,他黎明即起,坐船往諸傢灣,風大天陰冷,他又少穿瞭衣服,寒風砭骨,幾不能支。再一天,又大雨,他往五雲門外收租,遇到蠻橫佃戶,頗費瞭一番口舌,筋疲力盡,下午趕至昌安,收二十五袋谷子。還一天,他往會稽縣,收銀和米共計四元五角。

  換一般人,收租子是樂事(從別人口袋裡掏錢往自己兜裡放,難道不是樂事)。周作人不行,他嫌苦嫌累。這還好說,重要的是他感覺精神痛苦,認為實在是沒有意義。他很像當代士兵許三多,一心一意要做有意義的事兒。收租子,在他看來,沒意義。他不想幹。

  不幹收租子的事兒,幹個流氓怎麼樣?

  周作人想追隨大哥離開傢離開紹興

  好啊好啊,流氓好,尋釁滋事可以排遣無聊,四處遊蕩可以體驗生活,何況他們崇尚哥兒們義氣,渾身散發著為所欲為的豪氣,頗有古代遊俠的范兒。正癡迷《七劍十三俠》之類武俠小說的周作人對紹興人稱為“破腳骨”的流氓並不討厭不嫌棄,遇到精神苦悶的時候,他恨不得往他們身上靠呢。

  很巧在這個時候,他認識瞭一個小破腳骨。這個小流氓自稱薑太公的後人,他讓別人叫他薑渭河,其實人們都喚他阿九。兩人廝混在一起在城內外四處閑走,不過並不惹是生非。遊蕩到晚上,他們就地吃點夜宵,跟擺夜攤的老板逗逗嘴皮子。跟著阿九,周作人學會瞭不少流氓手段。

  他媽不管他嗎,不把他拎回去好好打一頓嗎?他媽舍不得管,不忍心管。

  魯迅弟弟周作人出生的時候,他媽沒有奶水,可憐他吃不到母奶,身體素質很差。三歲的時候他又不幸得瞭天花(就是他,把天花傳染給瞭小姐姐端姑,端姑不幸病死),病雖然治好瞭,但他的身體更弱瞭。尿床,一直尿床,直尿到十歲。可憐吧。傢人都可憐他,心疼他,對他要求也淺,隻要平平安安地活著就不錯瞭。當個小流氓又何妨,反正又沒有殺人放火。不過—

  唉,幹流氓好像也沒什麼意義—周作人自我覺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