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是誰?三國中的張角是怎麼死的

2016-08-13 12:48:33

  張角是誰?原來張角是中國東漢時期(約公元2世紀)人,東漢末年兄弟三人創立瞭太平道,深受早期流行的"黃老"思想,同時兄弟三人又把這種思想化為自己的教義,廣泛向信徒們宣傳。太平道的教義宣稱在天上有鬼神監視人們的行為,利用這樣的道義來監視人們。

  張角是病死的

  張角(?-184年),鉅鹿(治今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人。中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他因得到道士於吉等人所傳《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遂以宗教救世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組織群眾,約於靈帝建寧(168-172)初傳道。中平元年(184),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

張角和司馬懿誰比較強

  改判:

  張角:張角的改判隻能用黑牌改,但是除瞭手牌還可以拿裝備改,並且張角的改判是替換,改一張出去拿回來一張。雖然手牌質量下降瞭但是數量還在。能用裝備牌改等於變相的增加瞭手牌數量。

  司馬:司馬的改判雖然全部牌都能改,但是隻能用手牌改,而且改一張自己少一張。改判雖然更靈活但是代價也更大。

  進攻性:

  張角:張角有雷擊,攻防兼備,一次兩血的傷害直接破強核,傷害美如畫。唯一不足的是手牌稀缺。

  司馬:司馬的進攻性略弱,沒有啥進攻性機能。

  防守性:

  張角:雷擊過於依賴手牌裡有閃,太容易被針對。防禦屬於相當弱的。

  司馬:反饋讓司馬成為典型的刺蝟流人物,配合隊友和抽敵方牌都不錯。

  位置適應性:

  主公:張角是傳統主公人選,但是張角主公太過於依賴忠臣。而司馬主公雖然也很強勢,但是畢竟是非主流主公。最關鍵的是兩個人主公都是四血,比起5血主先天就有手牌劣勢。

  忠臣:張角做忠也需要看隊友,而且主公如果進攻性不強的話,張角的主動進攻能力其實是很弱的,而且很容易被針對。司馬則硬很多,留手牌改判就能做很多事情,挨打也不怕。

  反賊:張角反要看位置,最好能在自己隊友中間。司馬做反則跟做忠差別不大,留手牌改判即可。

  內:張角內比較難,主要是雷擊的發動比較被動,不好主動收人頭。司馬內則是很傳統的掛機黨即可。

  總結:張角的發揮都需要優秀的隊友來配合,有隊友的張角那是神一樣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殺我”神技各種遭人詬病的原因。司馬則對個人要求很高,什麼時候要留牌,什麼時候該出手,各種計算要求很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