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2:50:51
娶皇嫂孝莊皇後,是福臨痛恨多爾袞的難言之衷。孝莊皇後是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生母,蒙古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叫佈木佈泰。
多爾袞是個好色之徒,他一共娶瞭多少個王妃妻妾,沒有史籍能夠說得清楚。他的原配福晉博爾濟錦氏剛剛去世,很快就強占侄兒豪格之妻為妾,後來屢在朝鮮境內選美,又在八旗區域搜嬌,至於漢傢小娘更是任他隨意糟蹋。他不放過寡居深宮的皇嫂孝莊太後,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瞭。
乾隆四十三年,弘歷閱看實錄,以為多爾袞“定國開基,以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明示平反昭雪,還其原爵,成為清代八傢鐵帽子王之一。從清廷愛新覺羅氏傢族看,多爾袞是大清帝國的實際創建者,乾隆帝為他重新作出評價,是件非常正常的事。但乾隆多心,避免日後惹起宮廷是非,上諭中說:“為後世征信計,將從前關於此事之上諭,均不得載入國史。”於是有關多爾袞的檔案概行銷毀,以至《八旗通志》中的多爾袞傳,記他死後的事也隻寥寥數筆,後人很難弄清多爾袞死後遭到清算之事的本來面目。
多爾袞得禍的原因,史書歸罪為他想當皇帝。乾隆帝以為,這是“誣為叛逆”。他明白,中國歷史上那些當瞭皇帝的人,包括他的父親雍正帝在內,在他們沒有當皇帝之前,有誰沒有想當皇帝的念頭和動作?想當皇帝的人,為什麼當瞭皇帝就沒有罪,沒有當上皇帝就有罪呢?問題就在於做皇帝的怎樣對待反對派。
彭孫貽以為,多爾袞“初稱攝政,次稱皇父,繼而稱聖旨”,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沒有稱謂的皇帝。但多爾袞 “無成謀,擁戴者駸駸,騎虎難下。”這是認為,多爾袞不是毀於政敵,而是擁戴者拍馬招搖所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有一件當年審問多爾袞心腹剛林的檔案,其中說:“剛林晝夜不斷往默爾根王處阿諛奉迎”。多爾袞死後,他在以往的一片“皇父之恩浩蕩”的呼聲中敗下陣來。對於反對派,如果多爾袞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樣,那就稱得上胸有成謀瞭。或者退一步說,他生前能在反對派的挑剔監視下,嚴於律己,謹慎從事,與朝廷大臣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得太遠,反對他的人就不會那樣蜂擁而上,以至於讓他死無葬身之地,造成全局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