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多爾袞怎麼死的?歷史上的多爾袞是怎樣的人

2016-08-13 12:50:51

  多爾袞是誰?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一生的篇章也是輝煌。從十七歲那年被封為貝勒之後,追隨皇太極出征蒙古,而後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追擊朝鮮國王傢屬、松錦之戰中立下卓越戰功,從種種的戰績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多爾袞是個善戰的人,勇猛有謀。即使是在出色的英雄也免不瞭一死,多爾袞是怎麼死的?而多爾袞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為孝莊秘史裡多爾袞是怎麼死的?

  鎮守山西大同的前明降將薑鑲得知多鐸病故、多爾袞染病而叛變,多爾袞經不起福臨譏諷,不顧大玉兒勸阻,堅持率兵攻打薑鑲。不料,多爾袞雖殺死薑鑲,自己卻也傷重身亡。這是在歷史劇孝莊秘史中多爾袞的死因。那麼歷史上的多爾袞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多爾袞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多爾袞的真正死因

  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醫治不得要領,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享年隻有39歲。靈柩運回北京,順治帝追尊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的葬禮依照皇帝的規格舉行,埋葬在北京東直門外(今新中街三條3號附近)。

  多爾袞彌留之際,他的同胞兄長阿濟格當時在他身邊,兩人有過密談。多爾袞剛一斷氣,阿濟格立即派自己統帥的三百騎兵飛馳北京,頗像發動軍事政變的動作。大學士剛林身為多爾袞的心腹,洞悉此中底細,立即上馬飛奔進京,佈置關閉城門,通知諸王做好防變準備。順治帝聽從王爺們的建議,將三百飛騎收容在押,誄殺殆盡。阿濟格隨多爾袞的靈柩進京時,立即成瞭囚犯,被送入監牢幽禁。他在監獄中企圖舉火,被賜令自盡。這個舉動剪除瞭多爾袞的嫡派勢力,清算多爾袞也從此開始。

  多爾袞與順治小皇帝如何結怨的

  順治八年正月,多爾袞的貼身侍衛蘇克薩哈向順治皇帝遞上一封檢舉信,揭發多爾袞生前曾與黨羽密謀,企圖率兩白旗移駐永平(今河北盧龍縣),“陰謀篡奪”;又說他偷偷地制成瞭皇帝登基的龍袍服裝,傢中收藏著當皇帝用的珠寶。

  這時隻有13歲的順治皇帝,第一次親理朝政。他召集王爺大臣密議,公佈鄭親王濟爾哈朗等的奏折,抖數多爾袞的罪狀,主要是“顯有悖逆之心”。少年天子福臨向諸位王爺宣告說:“多爾袞謀逆都是事實。”多爾袞被撤去帝號,他的母親及妻子的封典全都被削奪瞭。

  當時在北京的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在《韃靼戰紀》中記載說:“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1943年夏天,盜墓者曾將多爾袞陵墓的正墳挖開,隻見地宮中擺放一隻三尺多高的藍花壇子,裡面放著兩節木炭。當時看管墓地的汪士全向盜墓者解釋說:“九王爺身後被論罪,其中的金銀圓寶都被掘去,據說墳地遭過九索(挖抄九次)。壇子是骨灰罐,是一個虛驚位(象征性的屍棺)。”彭孫貽筆記中有關焚骨揚灰的說法,當然是可以相信的。

  順治帝仇恨多爾袞福臨對多爾袞是仇恨的,其中有多種原因

  多爾袞是想當皇帝的,暫時沒當皇帝隻是策略而已,這對小皇帝是個寢食不安的威協。順治五年十一月,他憑借自己的權力,加皇叔父攝政王為皇父攝政王,用皇帝的口氣批文降旨。當時人寫的《湯若望傳》說:“他穿的是皇帝的服裝。”順治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縱追封自己的生母、努爾哈赤的大妃納喇氏為太皇太後,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現。順治十二年,福臨對諸王大臣回憶當時的事說:“那時墨爾根王攝政,朕隻是拱手做點祭祀的事,凡是國傢的大事,朕都不能參與,也沒有人向朕報告。”多爾袞一旦機會得手,親自登上皇帝寶座,沒有任何理由排除這種可能。

  逮殺豪格後強占他的妻子,是多爾袞引起福臨憤怒的一個焦點。順治元年四月,以往支持豪格的正黃旗頭子何洛會,向多爾袞告發豪格圖謀不軌,說豪格後悔當初在繼位大事上有失謀算。其中有一句侵犯多爾袞的話說:“我豪格恨不得扯撕他們的脖子。”多爾袞以“諸將請殺虎口王(豪格)”為理由,企圖謀殺豪格,由於他的同胞弟弟順治小皇帝哭泣不食,才得以免死。順治五年,反對毫格的人建議將毫格處死,多爾袞假裝說:“如此處分,實在不忍!”便將豪格幽禁起來,等於判瞭無期徒刑。數月後,豪格就不明不白地死在獄中。順治七年正月,多爾袞強迫豪格的福晉(妻子)博爾濟錦氏做自己的妃子,又害怕此事貽笑後人,秘密佈置大學士剛林在史檔中不要留下任何痕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