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是怎麼樣從一個奴隸當上皇帝的

2016-08-13 13:53:18

  石勒曾說:“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字裡行間,對曹操、司馬仲達父子的揶揄,可見此人並非是常人,而實際上,石磊也算是個大英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他一度五胡十九國中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南征若得逞,一統中國的人就是他,而歷史也將被改寫。

  奴隸皇帝石勒童年顛沛流離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龍,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帥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史稱後趙明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一個奴隸皇帝。

  石勒的祖先是匈奴別部羌渠部落的後裔,祖父名叫耶奕於,父親周曷朱。石勒的爺爺叫石耶,父親石周曷朱,都是部落首領,早期的羯族,作為匈奴奴隸,日子過的不容易,經濟來源,除瞭跟隨匈奴,劫獵以外,隻能給漢人打工,掙點零花錢。戰亂時代,為瞭活下去,石勒被賣到瞭山東,成瞭一個奴隸。

  雖然石勒的少年時期過得極其淒慘,顛沛流離,經常受凍挨餓,屈居人下,但是這樣惡劣的環境,並沒有對石勒的成長有所影響,不管環境有多險惡石勒也能泰然處之,並且石勒長大後健壯而有膽量,雄武而又愛好騎射。生活艱苦,又懷揣夢想和希望的石勒,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展望,他就像是一個追夢者,為夢想期待著。

  石勒的祖先放牧為生,馬背上的民族,對養馬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經驗,也就因為這個,石勒認識瞭牧民首領汲桑。後來,石勒就成瞭汲桑的手下,石勒這個名字,也是汲桑給取的。公元305年,河間王司馬顒派系的名將張方,挾持晉惠帝,西遷長安,東海王司馬越發佈勤王令,司馬騰作為響應,進攻成都王司馬穎,作為後援,司馬穎的部將公師藩,在山東夏津這個地方,起兵,支持司馬穎。而汲桑和石勒,帶著十八人的小分隊,趕著幾百匹馬,投靠瞭公師藩。沒料到,公師藩被被濮陽太守茍晞,打敗殺死,沒有靠山的汲桑和石勒又回到瞭自己的傢鄉,準備自立門戶。

  公元307年,擁有足夠實力的汲桑,發動起義,當然是以公師藩的名義,替司馬穎報仇,進攻鄴城司馬騰,汲桑以石勒為前鋒,打敗司馬騰將領,馮嵩,然後,迅速占領鄴城,殺死司馬騰,掠奪財富之後,迅速撤退。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兗州。

  據守兗州的司馬越非常害怕,派茍晞、王贊等人率軍討伐他們。汲桑、石勒在樂陵攻擊幽州刺史石鮮,石鮮戰死。司馬越又與石勒多次交鋒大小決戰三十多次,雙方互有勝負。在交戰中見識到石勒並非凡夫俗子,頗有能耐,司馬越忌憚石勒的實力,於是駐軍在官渡,為茍晞聲援,不久,汲桑、石勒茍晞被擊敗,戰死萬餘人,於是收合其餘兵眾,前期,汲桑和石勒,抓的壯丁都是囚徒、死刑犯,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山賊、馬匪,都來瞭。但是後來石勒被茍晞擊敗,損失慘重。

  本來,汲桑和石勒,收拾收拾,殘兵敗將,就打算投奔劉元海,也就是匈奴漢國第一人劉淵,沒想到,半路遇到瞭冀州刺史丁紹,汲桑再次大敗,此後,汲桑和石勒分別突圍,汲桑逃回老傢馬牧,被乞活流民並州人田蘭、薄盛殺死。而石勒,兜兜轉轉繞瞭一圈之後,終於找準瞭自己的戰隊,投靠瞭匈奴在中原的最高領袖,劉淵。

  從奴隸做到皇帝的人生贏傢

  劉淵,匈奴漢國建立者,標志著五胡亂華時代的開啟,他是匈奴貴族出生,爺爺、爸爸,都是匈奴首領,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劉淵才開始擁有這種領導才能。而石勒的人生軌跡,則要豐富、曲折的多,他本是野蠻血性的匈奴人,但卻淪落為奴隸,在流離的日子裡遇到瞭汲桑,才使得他的命運有瞭一絲好轉的跡象,由於學識、性格、機遇等方面的不同,石勒逐漸成為瞭汲桑的前鋒將軍。

  投靠劉淵後,石勒的人生開始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石勒投靠劉淵之後,得到劉淵信任的方式,就是兼並瞭劉淵攻伐路上,遇到的大小軍閥,不僅為劉淵掃清障礙,更擴充瞭勢力,其後上黨一帶的胡人首領石會、樂平烏丸部落,隨著石勒,全都歸降瞭劉淵。依靠武力和領導力,石勒慢慢有瞭自己的隊伍,如果隻是這樣,領導力,與劉淵這樣的領袖,仍有巨大的差距,好消息是,石勒可以留在劉淵身邊,繼續學習。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石勒成為輔漢將軍、督山東征討諸軍事,石勒終於成為瞭軍隊中唯一的統帥。此後,石勒更是屢立戰功,打敗並州刺史劉琨的,手下黃秀,攻陷壺關;攻陷鄴城;進攻趙郡,斬殺冀州西部都尉馮沖等。在征戰的過程中,兵力逐漸增長到十萬,組建君子營,成為石勒智囊團,謀主叫張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