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次下江南的真正原因:遊山玩水?看望生身父母?

2016-08-13 14:21:09

  自古以來,江南就是一個 氣候宜人、盛產美人的花花世界。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想去江南玩玩,但是關於皇帝出遊江南的事例並不多,而要說遊歷江南排場最大、次數最多的皇帝當屬乾隆。因為,他曾經六次到江南去巡遊,而他這樣頻繁下江南的原因也著實讓世人爭議瞭許久。那麼,乾隆六次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揭曉答案吧。

  乾隆六下江南動機的爭議

  乾隆皇帝一生中先後六次下江南。對於他這樣頻繁到江南去的原因,官方的說法和記載說是去考察水利。因為浙江的錢塘江海潮經常沖刷堤岸,破壞力很強,而對於如何加固堤防,地方官員們意見不一,所以必須皇帝親自去考察,再做定奪。

  這樣的理由,當然是冠冕堂皇的。但是根據古代皇帝身份地位,僅僅是為瞭一條海堤,讓皇帝親自去看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就算皇帝瘋瞭,朝臣們也都跟著發瘋嗎?並且,就算真的要去看,用得著先後六次去看嗎?何況乾隆並不是水利專傢,即便需要皇帝親自拍板定奪,隻要皇帝在一個真正懂水利的官員陪同下親自去看一次,然後委派這個專傢去督辦,應該完全可以瞭。可是他每次下江南,隻見他帶著太後和愛妃,也沒見他帶著哪個水利專傢呀!正因為皇帝出差的這些理由太扯淡瞭,所以人們對乾隆下江南的動機目的深表懷疑。

  乾隆六下江南爭議之一:遊山玩水

  正因為乾隆下江南的動機目的反差太大,所以老百姓們都不太相信皇帝下江南是“因公出差”。因為,皇帝“出一次差”,隨行的後妃、官員及其侍從達萬人,隊伍浩浩蕩蕩,勞民傷財。這樣龐大的組織和動靜,如果僅僅為瞭“考察水利”,是不是投資太大,得不償失瞭點?並且,皇帝老子也絲毫沒有表現出一丁點的要考察堤防意思,就隻是像走個過場一樣到那裡看看就起駕離開瞭,然後在江南住上好一段時間,四處遊玩,說什麼體察民情。再說瞭,皇帝“出差考察”帶上一些官員就好瞭,關太後什麼事啊?“出差”帶傢眷不大合適吧?都說乾隆這人孝順又怎麼會拉著他老媽跟著一起受累?所以,老百姓的第一個想法,就認為皇帝是到江南去遊山玩水的,帶上太後就是因為他想孝敬老媽,帶著她出來散散心好好玩玩。當然,這些是乾隆時期百姓們心裡的想法。當時老百姓的思想還是比較純樸的,到瞭後面就沒有這麼簡單的想法瞭。

  乾隆六下江南爭議之二:看望身生父母

  清朝晚期,人們對乾隆六下江南又提出瞭這樣的看法:乾隆六下江南,考察水利,隻是表面上的,次要的。而主要的、真正的目的,是去浙江海寧看望他“真正”的生身父母。

  乾隆的身世一直是清朝歷史中的一個謎。根據《清實錄》等官方書籍檔案的記載,乾隆皇帝弘歷的父親是雍正皇帝胤禛,母親是四品典儀凌柱之女鈕祜祿氏。但早期就有野史和民間謠傳說,乾隆是雍正和一個漢人宮女所生的私生子,後來雍正就把他過繼給瞭鈕祜祿氏也就是當朝太後。

  但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乾隆根本就沒有皇傢血脈,他是漢官陳閣老陳世倌的兒子。陳世倌是浙江海寧人,康熙年間入朝為官,與雍親王傢常有來往。據說,當年熹貴妃和陳閣老的老婆同日生孩子,熹貴妃生瞭個女孩,陳閣老的老婆生瞭個兒子。當時的人重男輕女,熹貴妃為瞭保住盛寵、母憑子貴,便借著看看陳閣老傢兒子的理由把兩傢的孩子掉包瞭。陳閣老知道事關身傢性命,不敢聲張。這個抱入王府的孩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乾隆當皇帝後得知瞭此事,便為瞭看望“生身”父母而頻頻下江南。

  提出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也是“事出有因”的。根據史料記載,乾隆一生中六次南巡,分別在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其中有四次駐蹕在浙江海寧陳傢的安瀾園中。因此,這種說法便迅速傳播開來瞭。當然,再這麼傳神逼真,也隻是一種推測,而且古代皇傢的血統豈是能如此容易混淆的?

  乾隆六下江南爭議之:個人見解

  鑒於清朝歷史的記載及對乾隆一生的研究來看。小編認為,乾隆六下江南遊山玩水的可能性會更大,因為乾隆在清朝皇帝中算得上是比較風流的一個人物,這些從他的人生經歷及個人作風中都有跡可循。當然瞭,乾隆處於是清朝的盛世,作為有錢人的他,這麼大規模的去江南玩,也存在炫富的意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