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在俗木堡之戰戰後錯殺瞭誰

2016-08-13 14:27:33

  沒辦法瞭,這個惡名不背也得背瞭。

  於謙,你非死不可!

  徐有貞笑瞭,他知道皇帝已經動瞭殺機,但這位皇上絕想不到的是,他其實是中瞭自己的圈套,因為所謂於謙非死不可,不過是一個復雜的邏輯陷阱,而這個陷阱之所以能奏效,則完全是建立在那個於謙準備立藩王為帝的謊言基礎上。

  這確實是一個復雜的邏輯陷阱,直到兩年後,另一個聰明人李賢才最終為朱祁鎮揭開瞭其中奧妙。

  不久之後,牢中的王文和於謙都知道瞭自己的罪名--迎立外藩。這是個極為嚴重的罪名,不但要殺頭,還要滅族。王文一聽就急瞭,他跳瞭起來,準備為自己申辯。

  王文很有自信,他有充足的辯解理由,因為所謂迎立藩王,必須先使用金牌召藩王入京,而他和於謙都沒有動過金牌,所以在他看來,這個罪名是很容易駁倒的。

  可是於謙卻絲毫不動,隻是笑著對王文說道:"這是石亨他們指使的,申辯有什麼用!"

  事實確實如於謙所料的那樣,此案主審官最終查無實據,沒有辦法,隻好向徐有貞請示如何辦理這個難題。

  徐有貞到底是政治老流氓,他不假思索地說出瞭一句話,解決瞭這個問題,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句話會成為千古名句,為後人唾棄不已。

  他的這句話是:"雖無顯跡,意有之。"

  官員們濃縮瞭他的意思,將其提煉為更傳神的兩個字--"意欲",並最後以此定罪。

  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足以與此句匹敵的隻有那句"莫須有"。

  "莫須有"殺掉瞭嶽飛,"意欲"殺掉瞭於謙。
  以上是關於朱祁鎮信錯一人、打錯一仗、錯殺一人的詳情,如你想瞭解更多信息,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