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8:18
西漢在當時作為一個富強的國傢,即使大宛國殺其使臣,奪其財物也不足以讓他大舉興兵討伐。也就是說,汗血寶馬之爭隻是一個漢武帝征伐大宛國的借口。在古代,君王們忌憚史書的批駁,也顧及周邊國傢與臣民的輿論,討伐一個國傢若不師出有名,是難以為眾人所擁護的。大宛國國民生活較為富裕,土地亦甚是肥沃,其又不擁附西漢,必定使漢武帝惱火。漢武帝自持國強兵壯,欲盡享天下之珍寶,與其用錢財去交換,還不如侵占大宛國,將其國土上的一切糧食和珍寶盡數歸為己有,為瞭掠奪其國內的汗血寶馬,西漢才以大宛國殺使臣、奪財物為由而攻伐大宛國。後來數次無功而返,更覺得西漢這一大國被大宛這一小國戲弄,無法面對其國民和附屬國,才發動瞭這持續4年的大宛之戰。最終,西漢大敗大宛,武帝如願以償的侵占瞭大宛國,奪得瞭汗血馬,汗血馬之爭的荒唐征伐才得以結束。後來王莽篡權,把西域各國的王號貶黜為侯,致使西域各國的強烈反抗,紛紛脫離漢朝政權。直至班超出現,才扭轉局面,大宛國才又附屬東漢。
以上就是漢攻大宛之戰真相的有關介紹,欲知其他詳情,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