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林子大瞭,什麼樣的鳥都有,這句話很形象的闡明瞭生物的多樣性。在這裡我們不妨順勢發揮一下,把這句話嫁接到歷史中去,就會覺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真是日子長瞭,什麼樣的事都能發生。其中就有一些事情,讓人看瞭無比鬱悶,直接激發瞭人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沖動,大概所謂的以史為鏡,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一、漢武帝滅自己三族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到瞭執政後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滾尿流,神經息息的直唱“失我祁連山,婦女無顏色”,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嘆從此宇內竟無敵手,於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餘熱投入到神秘的魔法詛咒事業當中,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征和二年的某一天,勤加修煉的漢武帝突然作瞭一個噩夢,夢見許多木頭人拿棍子打自己,驚醒後便得瞭重病。病中的漢武帝認為自己道術功力深厚,區區木頭人怎麼會輕而易舉的闖進夢中行兇呢,於是堅定的認為這是有人行使巫術造成的,於是派信任的大臣江充去調查。江充本著“誰敢影響皇帝一陣子,我便影響他一輩子”的方針,在宮中大肆搜捕恐怖組織,先後處死瞭為首的幾個恐怖分子頭目:丞相公孫賀、武帝內侄衛元、武帝女兒諸邑公主。後來江充為瞭進一步肅清恐怖主義影響,采取順藤摸瓜戰術,竟然不負眾望的查出瞭原來隱藏在幕後的黑手竟然是皇後和太子!不甘屈辱的太子終於忍無可忍,準備發兵捕斬江充,武帝當時正在甘泉宮養病,聞訊大怒,立馬派兵討伐太子,結果太子兵敗被殺,皇後上吊自縊,自己的皇孫也賠進去瞭三個,使得整個長安籠罩在一片肅殺景象之下。
人們都說疏不間親,又雲虎毒不食子,但晚年神經錯亂的漢武帝在奸臣江充的挑撥下,悍然逼死瞭自己的老婆、兒子、女兒、侄子、孫子,也的確算是六親不認、心狠手辣,看來一個帝王統治時間過於長久,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國傢,都很難說是值得幸運的事情。
二、晉武帝立白癡當太子
西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憑借著祖宗遺留下來的豐厚傢業,在皇宮發瞭幾條進兵的詔書後,吳主孫皓便自縛而降,統一大業就這麼舉重若輕的完成瞭。晉武帝在佩服完自己的英明神武後,便一頭紮進後宮發展第三產業去瞭,一口氣解決瞭一萬多名青年女子在後宮就業的問題。在皇帝的帶頭垂范下,幾乎整個晉王朝的統治階層都沉醉在盛世大聯歡的繁榮局面之中,爭相奢侈——你用蠟燭當柴禾,我就用蜂蜜刷鍋(這鍋刷的,還不如不刷呢);你香料塗墻,我就用赤石脂塗墻(看來我們現在傢居裝修業落後人傢1700年啊),一個比一個能拉動內需。晉武帝坐著羊車廣施恩澤幾年後,覺得應該選繼承人瞭,於是大筆一揮,立自己的長子司馬衷為太子。這件事情做的夠荒唐,因為連大臣們都知道司馬衷是個如假包換的智障青年,這樣的人,怎麼能當太子呢。於是群臣上書勸諫的不少,更有一個大臣借著酒勁上殿,哭爹喊娘的指著皇帝寶座連說可惜。時間一長,晉武帝自己也就犯瞭嘀咕,難道我的兒子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嗎。為瞭驗證真假,晉武帝有一天叫人給太子送去瞭一疊公文,讓他批復,結果第二天太子批復的公文送到案頭,晉武帝看著上面寫的頭頭是道,大放寬心,高興的對群臣說,誰說太子傻,我看不比我差,就此打消瞭廢太子的念頭。可是晉武帝哪裡知道,太子的批復都是東宮裡的人代寫的,是典型的作弊,可笑的晉武帝搞瞭次免檢考試,就斷定太子不是癡呆,國傢大事如此草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著名白癡皇帝就這樣登上瞭本不屬於他的歷史舞臺,結果表演的一塌糊塗,不但把自己的命都賠瞭進去,甚至連舞臺都被少數民族搶去一大半用來排練“五胡亂華”瞭,這恐怕是晉武帝永遠不會想到的吧。
不瞭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數,可是自己的孩子是先天癡呆卻看不出來的,唯有晉武帝一人,不知道晉武帝本人腦子是不是也有問題呢,這隻能等待歷史學傢們的嚴謹考證來回答瞭。
三、或許不是人的劉宋前廢帝劉子業
大傢千萬不要以為我是在對古人進行人身攻擊,我畢竟沒說他不是人,“或許”這兩個字的加盟至少可以保證他有50%的可能性是人,當然,這要建立在各位聽完他的先進事跡報告會之後還這樣認為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