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主席和周恩來的革命友誼那是非常堅固的,兩人自黨建立後,始終保持一致的革命志向,一直到建國以後都堅持在建國第一線,在黨歷史上,周恩來曾三次謙讓於毛澤東,一次次把毛澤東推上黨的重要領導崗位乃至最高領導崗位,從而挽救瞭中國革命,這種領導對被領導的謙讓,是讓賢、薦賢。可以說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是共和國締造的主要決定功臣。
▲毛澤東和周恩來重慶和談
一、讓毛澤東恢復軍權
周總理在黨建立之初,就是領導小組的成員,可以說沒有周恩來的力挺,毛主席回到中央領導行列還要更加艱難,國共合作失敗,共產黨遭到國民黨清洗,於是黨中央決定派毛澤東去群眾基礎較好的湖南去發動秋收起義,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初,正是黨內“左” 傾盲動主義發展到高峰時期。1927 年11 月中央臨時政治局擴人會議作出開除毛澤東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決定,奉命來傳達決定的人還誤傳為開除毛澤東黨籍,導致毛澤東有一陣子淪為“民主人士”。
1929 年2 月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總書記佈哈林的指示起草《中央給潤芝、玉階兩同志並轉湘贛邊特委信》,史稱“二月來信”。林彪當時給毛澤東的信也表達瞭同樣的觀點,毛澤東對“二月來信”的批評和決定提出抗辯。他在回信中指出“中央對客觀形勢及主觀力量的估計都太悲觀”,並強調在當前形勢下,朱、毛不宜遠離部隊。也就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向來虛懷若谷、對下屬從不抱成見並且尊重前線指揮員意見的周恩來,看罷毛澤東來信,立即意識到自己起草的“二月來信”確有許多不妥之處。他在政治局會議上作瞭自我批評,同意朱、毛不離開紅軍。李立三和周恩來又給毛澤東去瞭黨史上有名的“九月來信”。雖然在信中依然批評毛澤東和朱德,但是明確但明確要求重新選舉毛澤東為前委書記,毛澤東因此得以擺脫厄運,紅四軍又成瞭朱毛領導下的紅軍,確立瞭黨對軍隊的領導,又結束瞭一次軍內危機。
二、讓毛澤東東山再起
在1930年9月舉行的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一次正式進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毛澤東與朱德等領導紅軍反擊國民政府三次大規模軍事圍剿,並取得勝利。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葉坪,召開瞭中央蘇區黨組織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贛南會議),項英主持會議並批判毛澤東,並通過《政治決議案》,毛澤東被免去瞭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職位。
雖然被免去瞭代理書記一職,在後來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毛澤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此後毛澤東開始被稱呼為“毛主席”。但是對於毛澤東的打擊還沒有結束,1932年10月,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召開全體會議,批判毛澤東並解除其紅軍總政委職務。從此毛澤東稱病休息。
但是當周恩來是在帶兵啃不動贛州城這塊“鐵骨頭”時,派項英去請稱病“休閑”50 多天的毛澤東的。這雖然不出毛澤東所料,但在他聽到“恩來同志請你下山”的“急急如律令”時,便不顧賀子珍要他等雨停瞭再走的勸告,冒著傾盆大雨下山瞭。
然而上海臨時中央此時仍在批毛澤東,仍堅持沒有李立三的立三路線。他們來電批評三次反“圍剿”的戰略是完全錯誤的,是“遊擊主義”,雖然勝利瞭,但是當前“極大的危險”。針對蘇區中央局一再要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建議,周恩來也一再復電力主恢復毛澤東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以免“弄得多頭指揮,而且使政府主席無事可做。毛澤東的經驗與長處,還須盡量使他發展”,強調“有澤東負責,可能指揮適宜”,懇請中央局再三考慮前方意見。在周恩來的堅持下,毛澤東勉強被恢復瞭職務。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延安
三、讓毛澤東全面領導
以王明為代表的領導集團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將毛澤東排斥於中共和紅軍的領導之外,並執行與前四次圍剿不同的戰略和政策,最終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從瑞金出發,率領紅軍主力及後方機關八萬六千餘人向湘西進軍,開始瞭後來被稱為“長征”的戰略轉移,毛澤東隨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