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不為人知的內幕:解密9.18事件背後的歷史真相

2016-08-13 15:38:45

  從清朝末期開始,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強。帝國主義列強對古老中國早已垂延。相對於西方的現代化,中國顯得無比的弱小與無力。似乎是先天性的殘缺,對於西方的列強的入侵,更多的是忍讓與退步。直到後來,帝國主義的野心隨著中國的不抵抗而越來越大。終於,在1931年9月18日晚上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第三中隊所屬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炸毀瞭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栽贓嫁禍於中國守軍。以此為借口,日本關東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下面小編為大傢揭秘關於“九一八事變的”三個歷史真相

  真相一:日奉蓄謀已久

  日本對中國東北垂延已久,把侵占東北作為其吞並中國稱霸亞州及太平洋地區的首要戰略目標,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J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侵占朝鮮,中國的臺灣、彭湖、遼東半島,並攫取在中國設廠、開礦等特權。l904年到1905年間,日俄在中國東北交戰,日本在東北亞取得軍事優勢,非法獲得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駐軍權利,並攫取瞭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大連及長春鐵路的權益。

  1927年夏,日率政府強化列華侵略政策。田中內閣在棘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瞭國謀侵占“滿蒙”的根本政策”,拋出瞭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對日本的生存有著‘重大厲害關系”,公然宣稱惟欲政府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九一八事件的發生,是日本侵占中國野心的大暴露。由於國民黨實行“惟攮外必先安內”基本政策,使日本帝國主義對中的侵略野心更加狂妄,終於釀成戰爭的大禍。

  真相二:不抵抗終釀成惡果

  對日本的侵略行徑,舉國震驚,各界憤慨,當時,日本關東軍不到2萬人,東北軍有20萬。除有小部分進行軍不抵抗外,東北軍奉行“不抵抗政策。事變發生後,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傳達張學良的命令:不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傢成仁,為國犧牲。由於奉行不抵抗政策,日軍300人就擊潰瞭北大營的8000守軍,9月l8日當夜很快攻占大營,第二天占領瞭整個沈陽l城。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裡,東三省大好山河淪入敵手,3000萬父老成瞭亡國奴。

  九—八事件發生後,國居黨內一片慌亂與無能,黨政軍要員發表的談話、講演、語調語氣多灰色陰沉,或有慷慨激昂之詞,也多是空話。當時,蔣介石坐照南昌,忙於紅軍的第三次軍事“圍剿“,9月2I日,蔣介石召集緊急會議,商討對日方略:以日本侵占東北的事實,向國際聯盟提出申訴,發佈告全國同胞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準備自衛,並信賴國聯公理處斷,不抵抗政策造成的惡果,使日本侵略欲望更加膨脹,肆無忌憚地擴大侵略戰爭,明目張膽地為其侵略行為詭辯。

  真相三:美日曾有“秘密諒解 ”

  日本發動九—八事變,不僅是對中國主權領土的嚴重侵略,也是對第一,欠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幾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公開挑戰。蘇聯政府致電中國表示同情,對日本侵犯蘇聯在中東鐵路擁有的權益提出強烈抗議。但與此同時,出自自身利益和在中國東北的權益,為避免與日本直接沖突,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政府兩次向私奔致函表示,對中日沖突將采取不幹涉主義的中立立場。

  九一八事變前一天,美國國務卿與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達成一項秘密諒解:美國保證不幹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日本則保證其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應限於錦州以北。直到日本侵占錦州,並向錦州以南范進時,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才照會中國和日本,宣佈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是對中

  國領土主權的幹涉,違反瞭凡爾賽和約,美國政府對此不予承認。由於沒有采取遏制日本侵略的具體行動,美國的這一政策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1931年l2月10日,在中國代表一再要求下,國際聯盟通過決議,決定由英國人李頓爵士率英美法德意等5國代表組成調查團,實地調查九一八事變情況。
推薦

  九一八事變是哪一年?九一八事變簡介

  九一八事件什麼時候發生?揭秘九一八發生的真正原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