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影視、文學作品及回憶錄中,多是側重展現周恩來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忍辱負重等品格,於是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理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白面書生式人物。本文著重講述周恩來鮮為人知的四個的側面,使其形像更加豐滿。
一、很嚴厲 罵人兇
在一次由周恩來主持的國務院會議上,有一位部長在匯報工作時,隻是照著材料一個字一句話地念,好幾次念錯鬧出笑話來。周恩來開始強壓住內心的火氣,提醒說:“不對!看清瞭再念。”這位部長又看著念一遍,情況依然糟糕。“不對!”周恩來不滿之色溢於形色,會後,這位部長被點名罰瞭站。
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周恩來總理前去機場歡送西哈努克親王離京,大傢目送著西哈努克進瞭艙門,便迫不及待地往機場門口走打算去看正在進行的足球比賽。 周恩來勃然變色讓秘書把他們叫回來,面對那些將軍喝問:“你們學過步兵條例沒有?步兵條例裡哪一條規定,總理沒有走,你們就可以走瞭?你們當將軍能這樣?在部隊裡,首長沒有走,下邊全走瞭,行嗎?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沒人瞭,人傢會怎麼想?你們是不是不懂外交禮節?”
1965年,周恩來去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途經開羅時突然接到電報通知:阿爾及爾發生軍事政變,佈邁丁推翻本貝拉總統,奪取政權,建立臨時政府。在一切情況都未明朗的情況下,周恩來通過鄧小平向毛澤東報告情況,建議臨時改變計劃。經過毛澤東和中央書記處的研究,同意周恩來改變計劃,先留在開羅進行訪問考察,以便觀察形勢變化,另作進一步的打算與安排。
在周恩來之前,打前站的陳毅外長已經到達阿爾及爾。許多亞非國傢的領導人紛紛來找他打聽中國的態度。陳毅說這次亞非會議必須開!而且一定要開好!後來因各種因素,會議無法舉行,陳毅放瞭空炮,造成一些不好影響。周恩來知道後,連連踱步連連說:“胡鬧,簡直胡鬧!”
回到北京後,周恩來握著拳頭敲桌子氣憤地說陳毅“你無組織無紀律!這是不允許的!你是中國的外交部長,不請示不報告,你就敢在那裡擅自放炮表態,都像你這樣還瞭得?誰給你的權力?這是國際影響問題。你要向毛主席,向黨中央檢討!我在開羅下瞭飛機就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請示,你在阿爾及爾就敢不匯報不請示擅自發表意見,革命大半輩子連這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
二、武功高強
1913年—1917年,周恩來在南開學校就讀時,曾拜在天津開設武館的韓纂俠為師,習學“形意八卦”,後周恩來在黃埔軍校任政治部主任,韓纂俠則被聘為黃埔軍校首席國術教官,周恩來再度學藝,可見恩周來師出名門。
遵義會議前期,周恩來長期擔任共產黨軍事方面的第一領導者,曾組建瞭著名的“中央特科”,並親自講授如何保衛自己、打擊敵人的基本方法。周恩來既是課堂上的武術教師,又扮演實踐中的“武林高手”角色,常常奮不顧身地親自指揮紅隊,搶救被捕同志,鎮壓叛徒特務,虎口除奸,先後處決瞭罪大惡極的叛徒何傢興、戴冰石、白鑫和國民黨特務頭子王斌、馬紹武等人。
當時周恩來化名“伍豪”,所以他的特科行動被稱為“伍豪之劍”,他的特科比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的部隊厲害百倍,蔣介石曾對戴笠說:“如果我們抓住瞭周恩來,整個共產黨就會垮臺”。
三、酒量驚人
在共產黨的隊伍裡,許世友以武功高強、酒量大而聞名,領教過他酒量的一位將軍曾揚言“再跟許世友將軍喝酒要帶一個營的兵士來保駕”。而許世友在酒桌上唯佩服周恩來,因為有一次兩人比酒量時,周恩來不動聲色地陪著他幹瞭兩瓶後,許將軍就高瞭,而周恩來又打開瞭第三瓶,一下子震住瞭他。從此,在周恩來面前,許將軍甘拜下風。
四、外語水平高
周恩來留日期間1918年4月3日的日記寫道:“閱英文報,得知日政府又提二十條於中國矣!”在日本(專題)閱讀英文報紙,可見其英語水平的確高矣。周恩來一直有閱讀英文報紙的習慣,《百年恩來》的紀錄片中就有他在工作之餘閱讀英文報紙的鏡頭。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記述瞭他與周恩來的會面:“他講英語有點遲緩,但相當準。”
1954年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之後經過莫斯科,參加蘇聯人舉辦的一個酒會,當周恩來致辭時,他使用瞭英語,以致與會的不少蘇聯權貴還要翻譯把他的英語致辭翻譯為俄語。 基辛格博士在回憶錄《白宮歲月》裡這樣描寫他所認識的周恩來:“他聽英語時,不必等到翻譯,臉上的笑容和表示理解的表情,很清楚的表示他是聽得懂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