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奧塞斯庫覆滅之路:從巔峰到被槍決隻用瞭六天!

2016-08-13 15:59:01


  中國古語雲:“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有建立在極權之上的帝國即使再強大,最終也會在倏忽間走向崩潰。進入80年代後,齊奧塞斯庫的“黃金時代”很快就走向終結。受世界經濟影響,羅馬尼亞經濟增速從持續10多年的兩位數,急劇下降到2.5%。一個漫長的下坡路開始瞭,而路的盡頭是一個深淵。
  從1980年開始,羅馬尼亞農業連年歉收,糧食短缺使人們連吃面包都成問題。不僅面包店每天都排著長隊,其實買什麼都要排隊。當時流傳著這樣的笑話:
  許多人排長隊等候買面包,但能否買到還是未知數。有人罵道:“連面包都吃不上,都是齊奧塞斯庫害的,我去把他幹掉!”說完便走瞭。過瞭一會兒,這人又回來 瞭。眾人問他是否把齊奧塞斯庫幹掉瞭。他氣呼呼地說:“那裡的隊排得比這兒還長!”
  進入80年代後,“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幾乎成為物資匱乏和短缺的代名詞。生活必需的農副食品供應極其緊張,幾乎快趕上艱苦的二戰時期。其它如藥品日 用品供應也同樣緊缺,煤氣、暖氣和電力供應嚴重不足,陷入生活困境的民眾怨聲載道。
  為瞭解決供應問題,齊奧塞斯庫甚至派專傢組到中國取經,最後學到瞭限量憑證供應的辦法。在中國正在退出歷史舞臺的“糧票”、“佈票”和“肉票”等供應票證,在遙遠的羅馬尼亞竟然咸魚翻身,再次大行其道。1988年,齊奧塞斯庫訪問北京,特意授予鄧小平一枚羅馬尼亞勛章。
  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齊奧塞斯庫時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後,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都不可避免地走入瞭死胡同。這種彌漫在全國上下的死氣沉沉,令許多人感到絕望,傢天下的獨裁者齊奧塞斯庫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當時在佈加勒斯特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許多申請出國的人正在排隊領取護照。其中一人回頭看到他身後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齊奧塞斯庫。齊奧塞斯庫對他說:“既然大傢都要出國,那麼我也走。”他無限感激地說:“如果您走的話,我們就不必出國瞭。”
  人類社會如同一隻高壓鍋,當所有的排氣口都被徹底封死後,這隻高壓鍋就變成一枚危險的炸彈。人作為一種言說動物,一旦失去瞭言論自由,就會陷入一種沉默 的深淵中。在這種沉默中,恐懼逐漸轉化為憤怒。各種微不足道的力量慢慢積累,最後匯集到一起,形成一場可怕的風暴。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人民的公敵
  1987年,羅馬尼亞官方在佈拉索夫組織瞭一場大規模的群眾遊行。突然之間,這場遊行失去瞭控制,群情激奮的遊行者打出瞭反政府的口號,民眾的領袖齊奧塞斯庫瞬間就變成瞭羅馬尼亞的國傢公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