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05:44
蔣介石被扣押後的第二天,楊虎城連夜召集部下研究如何處理蔣介石。一時間,殺蔣之聲彌漫會場,也有部分將領主張謹慎行事。與此同時,國民黨親日派何應欽親率數十萬大軍逼近陜西潼關,揚言要“血洗長安”,營救蔣介石。
蔣介石到達西安時張、楊前往迎接。左起:蔣介石、楊虎城、邵力子、張學良
隨後的幾天,張學良、楊虎城也多次會面商討該如何處理蔣介石。兩人還曾發生激烈爭吵,近乎決裂。那麼此時,處於事變中心的楊虎城究竟主張殺蔣還是放蔣?
兵諫突起 宋美齡托人帶信
“……東北軍官兵是亡省亡傢的人,他們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應該很好地安慰。”
11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古滎村,曾在楊虎城十七路軍擔任勤務班班長的92歲老人王志屏回憶瞭“西安事變”當天見到蔣介石的情景。蔣介石光著頭赤著腳,隻披一件長袍,神情沮喪,身後緊緊跟隨著幾名衛兵。後來他才知道,蔣已被扣押。
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被扣,張、楊“兵諫”,國內外一片震驚。當天,張學良、楊虎城領銜向全國發出通電,提出抗日救國八項主張。為瞭應對可能出現的復雜局面,張、楊二人在軍事、政治和對外宣傳方面迅速采取瞭一系列措施。除電告各地方實力派和國民黨要員外,中共中央、南京政府均收到瞭張、楊的電報。
張、楊的突然行動讓南京政府朝野震動。兩天後,西安上空出現一架飛機,盤旋幾圈後向西郊機場投下一個信筒,要求交給張學良。張學良打開一看,是澳大利亞籍英國人、自己曾經的顧問端納來的信,希望面見蔣介石。此時的端納是蔣的顧問,頗得宋美齡賞識。合上信,張學良命令衛兵馬上點起煙火發出信號,讓飛機降落西安。
長期從事歷史研究的陜西社科院學者雷雲峰說,受宋美齡重托,端納此次前來帶著兩封信,一封是給張學良的,希望張能就如何顧全與蔣個人的公私兩方面關系、如何顧全國傢大局予以考慮。另一封給蔣介石的信說:
“你的脾氣不好,你心中的話總不肯很好地對部下說明,你也不能虛心地傾聽部下的意見,這種情況,我很擔心……東北軍官兵是亡省亡傢的人,他們要求抗日是自然的事情,你應該把你心裡的話告訴他們,對他們的抗日情緒,應該很好地安慰。你不這樣做,所以激出這次的事情。”
當天晚上,張學良陪同端納去見蔣介石。被扣幾天後,蔣介石已經慢慢瞭解瞭張、楊的真意,估計他的生命不致有危險,看瞭宋美齡的來信,臉上漸漸有瞭笑容。
可12月16日下午,當端納再次從洛陽返回西安時,南京政府已下達瞭對張、楊的“討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