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 回顧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和歷史結果

2016-08-13 16:22:50

  平津戰役,中國近代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場戰役,據悉,此戰最終是以北京和平解放,為之後的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瞭基礎。那麼,你可知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嗎?平津戰役又有何歷史結果?帶上問題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傢一一揭曉。

  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

  天津解放後,北平守敵25萬人陷於絕境。為瞭保護北平這座文化古城,中央軍委決定繼續同傅作義談判,爭取和平接管北平。通過談判,傅作義接受毛澤東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編

  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瞭華北地區。

  平津戰役的歷史結果

  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瞭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遊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占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瞭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瞭鞏固的基礎。

  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瞭決定性的勝利。

  可以說平津戰役是改寫瞭中國民國政府的統治,為新中國的歷史奠定瞭新的篇章。

  以上是小編就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以及歷史結果一事做出的相關問題,如您還想要瞭解更多與平津戰役相關事件,敬請關註中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