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6:22:08
夏朝當時為瞭維護統治,會在部落征召青壯年男子來建立軍隊。而夏朝400多年裡,也爆發過大大小小的戰役。那麼關於夏朝的戰役有哪些?下面中國小編將為大傢整理出夏朝戰役有哪些。
甘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啟率夏軍在甘(今陜西戶縣境,一說河南今鄭州西,或說今洛陽西南)與有扈氏軍的一次交戰。啟擊殺益(參見《夏啟攻益之戰》條)後,積極組建軍隊、加強統治機構,獲取中原各部族首領的承認,使子承父位及君主專制合法化;並在釣臺(今河南禹州境)召開首領大會,將首領轉化為諸侯、貴族,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原先就對禹的領導不滿的西方大族有扈氏,此時對夏啟的奪權及改變制度更為不服,起而反抗。啟遂調集配屬戰車的王室衛隊及諸侯族軍數千人,西渡黃河,進攻有扈氏,雙方對陣於甘。啟在交戰前,對軍、政六卿及部隊下達動員令進行誓師。借口“威侮五行,總棄三正”,作為有扈氏的罪行,宣佈“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規定作戰紀律:“左不攻於左”,“右不攻於右”、“禦非其正”,即為“不恭命”;“用命,賞於祖,弗有命,戮於社”(《尚書·甘誓》)。然後下令進攻。夏軍初戰小勝,後又經多次作戰,方徹底擊敗有扈氏,進一步鞏固瞭夏王朝的奴隸制統治地位。
夏伯靡滅寒浞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在夏少康復國之戰中,夏臣伯靡率領有鬲氏、斟灌氏、斟尋氏軍於斟尋(今河南鞏義西南)攻滅寒浞所率有窮氏軍的作戰。
後羿篡奪夏權,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屬臣伯靡,先轉為後羿服務,後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東德州東南)處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籠被有窮氏攻滅的斟灌氏、斟尋氏等夏朝遺民,組織力量,準備為恢復夏後氏統治而戰。此時,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東北)積蓄力量,準備復國。伯靡和少康取得聯系,配合作戰。在少康攻滅寒浞二子澆和殪(參見夏少康滅澆之戰、夏季杼滅豷之戰條)之後,伯靡率領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尋氏大軍,進攻斟尋,與寒浞率領的有窮氏軍隊決戰。伯靡軍聲勢浩大,戰鬥力強,一舉攻滅寒浞有窮氏軍,殺死寒浞。寒浞政權隨之瓦解。伯靡進入斟尋,立少康為帝,恢復夏後氏統治。
夏季杼滅豷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在夏少康復國之戰中,少康之子季杼率領有虞氏軍於戈(約在今河南中部)攻滅豷所率有窮氏軍隊的作戰。
寒浞篡奪王位,後封次子豷於戈地。少康隻身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東北)(參見《夏少康復國之》、《澆滅相之戰》條),聚集大批力量,開始復國之戰。他先攻滅寒浞長子澆於過(今山東萊州西北,參見《夏少康滅澆之戰》條)。又令兒子季杼率軍進攻戈地的豷。季杼先至戈地,引誘、麻痹豷,使其喪失警惕性。然後,率領有虞氏軍隊突然進攻戈,一舉殲滅豷部有窮氏軍,殺死豷,為少康復國創造瞭有利條件。
夏桀攻有緡氏之戰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夏桀攻有緡氏之戰
十一年,會諸侯於仍,有緡氏逃歸,遂滅有緡。《左·昭四年傳》曰:“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桀率領夏軍進攻有緡氏(今山東金鄉東北)的作戰。
夏桀荒淫無度,殘暴異常,致使人民怨聲載道,諸侯時有反叛。某日,夏桀為炫耀權力,命諸侯在有仍氏國(今山東濟寧東南)盟會。有緡氏是夏朝東部較大的諸侯國,一向不滿夏桀的殘暴統治。其國君於盟會中途,憤然歸國。於是,夏桀便征調大批軍隊進攻有緡氏,將其擊敗。夏軍也遭受重大損失。有緡氏國君被迫獻出琬、琰兩名美女求和。夏桀納二女,而將妻妹喜拋棄在洛水一帶,冷落之。妹喜因此十分不滿。商國名臣伊尹乘機與之交結,離間夏王朝,終使夏朝滅亡。
夏啟攻益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啟率所屬部落在箕山(今河南登封境嵩山)南擊滅伯益的作戰。
禹任部落聯盟領袖時,因治水及戰敗三苗(參見舜攻三苗之戰),得到各族系多數部落首領的擁戴,“方行天下,至於海表,罔有不服”(《尚書·立政》)。禹生前向聯盟會議推薦伯益為聯盟領袖繼承人。伯益(亦稱益、伯翳或大費)是東夷的部落首領,曾佐禹治水,但時間不長。禹死後,禹子啟受到大多部落首領的支持。益則“辟居箕山之陽”(《史記·夏本紀》)。啟憑借其氏族遠遠超過其他氏族的強大實力,立即率部向暫居於箕山的益進攻,將其殺死,奪取瞭中原地區的領導權,並遷居於夏(今山西夏縣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