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16:43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沿著我國的沿海海防一路北上,寧波、定海、鎮江等多個城市相繼被侵略。清軍與當地居民為瞭保衛國土,拼死抵抗,傷亡慘重,清軍的將領也犧牲多人。那麼,在這場持續兩年多的戰鬥中,中國的傷亡人數究竟有多少呢?
據有關文獻記載,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的傷亡人數大約為22790人,但民軍的傷亡人數因沒有確切的核定,無從考證。
英軍第一次北犯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期,因為清政府的輕敵,對英軍的進攻幾乎沒有抵抗,傷亡人數也較少。在第一次廈門之戰中,清軍戰死9人,受傷16人。第一次定海之戰,清軍戰死13人,受傷13人,定海總兵張朝發受傷而亡,定海知縣姚懷祥自盡。後來,道光帝懾於軍威,急忙派使臣前往廣州議和,後來義律對議和進程不滿意,發起虎門之戰,率領英軍攻占虎門的大角、沙角炮臺,清軍戰死277人,重傷而亡的有5人,副將陳連升,佐領裕隆(滿族)戰死,戰船損毀11艘。為瞭讓英國軍隊停止進攻,琦善 被迫與英軍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廣州之戰
由於英軍大舉侵犯廣州,道光帝任奕山為靖逆將軍,從其他地方調兵一萬多人趕往廣州抗擊英軍。清軍雖誓死抵抗,但最終難敵英軍,虎門炮臺失陷。而後,英軍又調集海陸軍,並發起進攻,一路上占據城西南的商館,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東北各炮臺,並炮擊廣州城,造成清軍和當地的平民死傷無數。眼看廣州之地要盡失,奕山被迫向英軍投降,並答應瞭英軍的全部要求,與英軍簽訂瞭《廣州合約》。
在廣州內河的烏湧戰役中,清軍的參戰兵力有1600人,總兵祥福以下446人陣亡。
三元裡的民眾也自發武裝抗擊英軍,雖大大的打擊瞭英國侵略中國的士氣,但也有一定的傷亡。因為這是平民自發參與的戰爭,人數無法考核,對中國的傷亡人數並沒有確切的統計。
英軍再次北犯
英國政府不滿足所得的利益,再次揮兵北上,相繼攻陷瞭廈門、定海、鎮海、寧波等多個城市。在這次廈門之戰中,清軍總兵力5680人,在南島岸陣亡40餘人,在鼓浪嶼陣亡33人,總兵江繼蕓,副將凌志皆戰死。
第二次定海戰役中,清軍總兵力5600人,與英軍抗爭多日,死傷無數,清軍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三位總兵皆戰死。
鎮海之戰,清軍總兵力4000人,1841年10月9日,清總督裕謙投水而死,總兵謝朝恩也戰死,清軍傷亡損失以百計。
在浙東反攻戰中,清軍總兵力31000人,清軍共戰死340餘人,雇勇200餘,受傷200名,清軍將領朱貴、伊星阿戰死。
乍浦之戰中,清軍總兵力7000人,清軍副都統長喜、佐領隆福戰死,清軍八旗兵陣亡273名,殉難7名,因傷身故6名,失蹤1名。
吳淞之戰中,清軍總兵力4700名,提督陳化成以下88人陣亡。
鎮江之戰中,清軍八旗兵1600人,綠營兵2700人,英軍增派援軍,共計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為英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役,死亡39人,130人受傷,失蹤3人。清軍傷亡如下表:
戰死、受傷、失蹤人數
京口八旗 170 161 24
青州八旗 55 65 24
鎮江綠營 3 6 17
湖北綠營 7 8 3
四川綠營 3
河南綠營 1 1
江西綠營 23
在此期間,英軍也有一分支軍隊侵略臺灣,但遭到瞭當地的守軍和居民頑強抵抗,臺灣的傷亡人數不詳。另有其他地區的平民自發參與抗擊英軍,人數也沒有確切的統計記載 ,目前隻能統計出清軍方面的傷亡人數。
以上就是對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傷亡人數的有關介紹,如想瞭解更多詳情,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