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5 21:19:02
淮海戰役中,國民黨幾乎投入大部分的兵力來和解放軍抗衡。而其中就有不少的精銳兵和將領參與。那麼國民黨的主要將領都有誰?國民黨都投入瞭哪些兵力?帶著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國民黨的主要將領都有誰?
國民黨總共投入80萬部隊.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
參謀長:李樹正
副參謀長:章毓金
前進指揮部(在陳官莊地區被殲)主任:杜聿明
第二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司令:邱清泉
下轄:第5軍(熊笑三)第70軍(高吉人、鄧軍林)第72軍(餘錦源)第74軍(邱維達)第12軍(舒榮)第116軍(譚心)
備註
一、黃宗顏原為暫編14師師長,撥歸邱清泉指揮,邱將其與第46師合並,取消暫編師番號,將黃調為第五軍副軍長。
二、第七十軍第96師曾配屬戰車等部隊編為快速縱隊,師長鄧軍林兼任縱隊司令,周志道為副司令。
三、第181師米文和部是劉汝明系統曹福林第五十五軍建制,臨時歸邱清泉指揮,在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殲。
四、濟南戰役開始時,第七十四軍奉命空運濟南增援,9月19日濟南機場被解放軍炮火控制,僅運去第57師7個連,運去部分在濟南戰役中被殲滅。
五、第122師原為第十六兵團第四十一軍建制,第十六兵團單獨突圍被殲滅後,收容殘部編成第122師。
六、第十二軍第238師駐靈璧地區整訓,在解放軍攻占靈璧時被殲滅。
七、第一百一十六軍是在包圍圈內編成,實際上是一個空番號,餘錦源計劃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軍編成一個新兵團,第一百一十六軍人員均由第七十二軍抽調,未編好即被殲滅。
第六兵團(增援黃維的部隊)司令:李延年
下轄:第39軍(王伯勛)第96軍(於兆龍)第99軍(胡長青)
備註
一、李延年原為第九綏靖區司令,因戰略需要放棄海州西撤,將所轄第四十四軍撥歸第七兵團,李率司令部人員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員改編為第六兵團司令部,指揮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軍四個軍。
二、第三十九軍原屬第十三兵團建制,駐河北昌黎,戰役前未趕到徐州,後調蚌埠歸第六兵團指揮。該軍序列中原有第91師,不在淮海戰場,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軍原在蚌埠駐紮,曾一度受劉汝明第四綏靖區指揮。
四、第九十六軍第41師有寫為212師、第282師有寫為281師,是否番號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軍原屬第十六兵團,1948年10月底調蚌埠守備,後第十六兵團北上,該軍留滯蚌埠,歸第六兵團指揮。
第七兵團(在碾莊地區被殲)司令:黃百韜
下轄:第25軍(陳士章)第44軍(王澤浚)第63軍(林湛、陳章)第六64軍(劉鎮湘)第100軍(周志道)
備註
一、第二十五軍第148師在宿縣被殲。
二、第一百軍第19師在濟南戰役中被殲。
三、第四十四軍第162師486團在揚州未歸建。
第八兵團司令:劉汝明
下轄:第55軍(曹福林)第68軍(劉汝珍)
備註
該兵團前身是第四綏靖區。
第十二兵團(在雙堆集地區被殲)司令:黃維
下轄:第10軍(覃道善)第14軍(熊綬春)第18軍(楊伯濤)第85軍(吳紹周)(該部110師師長廖運周為中共秘密黨員,起義)
備註
一、第十二兵團歸國防部指揮,未明令歸徐州剿總指揮。
二、第118師曾配屬戰車等部隊編成快速縱隊,師長兼任快速縱隊司令。
三、1946年整編時,整編11師把原11師33團撥給118旅,後來重新調整故118師有33團番號,而11師有352團番號。
第十三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司令:李彌
下轄:第8軍(李彌、周開成)第9軍(黃淑)第64軍(李藎宣,原第九軍副軍長)第115軍(司元愷)
備註
一、李兵團原轄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個軍,淮海戰役前第三十九軍在葫蘆島,後調蚌埠歸第六兵團。戰役後期又將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軍編入序列,這兩個軍都是倉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軍是空番號,沒有什麼戰鬥力。
二、第六十四軍原系第七兵團建制,在碾莊被殲。表中所列是在包圍圈中成立的,兵員僅有王洪九部改編的獨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約4000人,所謂師長均未到職。